。司 人 lk一 與 。司 鬼 墜一 的 糾 葛 終章 “人" 與“鬼" 的糾葛 國民各個成 為 “人 " ,創(chuàng)造 “人 國"。這是 貫穿魯迅一 生 的 主題 ,他 在小說世 界 刻 畫 了形 形 色 色 缺 乏 “人 ”性 的眾 生 相 —— “鬼 ” 的影 像 。本 書所 嘗 試 闡 明 的就 是 :孔 乙 己 、阿 Q 、 祥林嫂都是這樣 的 “鬼 " ,即從 “鬼 " 的影像 這 一視 點 出發(fā)來 考察被魯迅 自身稱 為 “病態(tài)社會 的不幸 的人們 " (《我 怎么做起 小說來》,1 933 年 )。魯 迅 憑其 敏銳 的感 覺 ,時常捕 捉 到事 實 上無 數(shù) “鬼 " 在 現(xiàn)世跳梁 、呻吟 的情狀 。他在寫 《俄文本 <阿 Q 正傳 > 序》 的五天前 留下這樣一篇 文章 : 華夏 大概 并 非地 獄 ,然 而 “境 由心 造 " ,我 眼 前 總 充塞 著重迭 的黑云 ,其 中有故鬼 ,新鬼 ,游魂 ,牛 首 阿 旁 ,畜生 ,化 生 ,大叫喚 ,無 叫喚 ,使 我 不堪 聞見 。我 裝 作 無所 聞見模 樣 ,以圖欺騙 自己,總算 已從 地獄 中 出 離。 (《 “碰 壁 " 之 后 》) 可是 ,在人 間看 到 “地 獄 "、從 人 身 見 出 “鬼 " 影 的 ,決 非魯 迅一人 ?!肮?變成 人 ”這 一 主題 ,甚 至可 以說 是 成 為 中 國 現(xiàn)代文學 的基本主題 。譬如郭沫若在 給宗 白華 的信里就說道 :終 二亡巴 早 。司 人 lL一 “我過去 的生活不過是地獄里 的鬼 ,今后 的生活 當作 為人 而在 與 — d 光 明世界里生 ?!睂戇@封信時的 1 920 年 ,郭沫若二十八 歲 ,正 鬼 {L一 在九州帝 國大學 醫(yī)學部 留學 。掣解放 區(qū)文 藝運 動所 產(chǎn) 生 的代表 的 糾 作 《白毛女》 的主題 ,被集體創(chuàng)作這一作 品的年輕藝術家們概 葛 括為著名的一句話 : “舊社 會 把 人 變成 鬼 ,新 社 會 把鬼 變成 人。" 那是在 1 944 年的延安。② 當然 ,“鬼變成人”是個象征 。可是 ,當改 了吃人 的惡 習 , “變 了真 的人” (《狂人 日記》)、“奴隸變?yōu)槿恕边@樣 的主題 ,以 “鬼變?yōu)槿?”這種 中 國特有 的 民俗性 的象 征 觀念 表 現(xiàn) 出來 時 , 就被 賦 予 了獨 特 的 現(xiàn) 實 性 與 深 廣 的社 會 性 、文 化 性 、歷 史 性。③ 即使 這里 的考察 只是概 略性 的 ,也應該進一步 了解 “文學 革命”的領袖人物胡適與周作人意識 中的 “鬼”的形象是怎樣 的 。 胡適早在 留學美 國開始構想 “文學革命 " 藍 圖的當初 ,就 已經(jīng)心 存 “打 鬼 " 的 主題 了。 1 9 1 5 年 9 月 ,在 他 送 友 人 梅 光 迪赴哈佛大學所作 的舊詩里就能見到這樣 的詩句 : 梅 生梅 生毋 自鄙 。神 州文 學久枯餒 ,百年 未有健 者 起 。新潮之 來不可止 ,文學革命其 時矣。吾 輩誓不容 坐 視 ,且 復號 召二 三子 ,革命 軍前杖 馬棰 ,鞭 笞驅 除一 車 鬼 ,再 拜 迎 入 新 世 紀 。 在這 里 ,否定 舊文學 、創(chuàng) 造 新 文 學 的 “文 學 革 命 " 構 想 , 通 過揮 鞭 笞打 、驅 除一 車鬼來 迎 “新 世 紀 ” 的形象 表 達 出來 。 前 面談過 ,胡適在魯迅創(chuàng)作 《阿 Q 正傳》 的 1 92 1 年 提倡。司 人 墜一 與 。旬 鬼 以傳統(tǒng)文化 的文獻 整 理 與科 學批 判 為宗 旨的 “國故 整 理 " ,而 墜一 魯迅則對把 “國故整理 " 作 為運 動來提倡加 以批判 ,但 “國故 的 糾 整理”對 于胡適來 說 則 是 作 為服務 于 “打鬼 " 事 業(yè) 來 看 待 的 。 葛 他說 :“我十分相信 ‘爛紙堆 ’里有無數(shù)無數(shù) 的老鬼 ,能吃人 , 能迷人 ,害人 的厲 害 勝 過 柏 斯 德 發(fā) 現(xiàn) 的種 種 病 菌 ?!?“ 國故 整 理 ”“雖然不 能殺菌 ,卻 頗 能 ‘捉妖 ’‘打鬼 ’?!薄拜?入新 知識 與新 思想 固是 要 緊 ,然 而 ‘打 鬼 ’更 是 要 緊 ?!?這 便 是 胡 適 提 倡 “整理 國故 " 的理論 根據(jù) 。 (《整 理 國故 與 打 鬼》,1 92 1 年 ) 如上所述 ,魯 迅擔 心 這 一 “運 動 " 會 勸誘 青 年們 一 味 “沒 頭 " 于 “古 書”,進 而導致使他們 “與世界 隔絕 ” 的結果 。 30 年 代 初 ,胡 適 提 出 了有 名 的 “五 鬼 ” 論 。 t"g 所 說 的 “五鬼 " ,是 危 害 中 國 的 “五 大 仇 敵 ”,即 “貧 窮 ”、 “疾 病 " 、 “愚昧”、“貪污”、“擾亂 "。其 中不包括 “資本 主義”、“帝 國主 義 " ,為 什 么 呢 ? 因 為 “封 建 制 度 早 在 二 千 年 前 就 崩 壞 了 ”, “帝 國主 義 不 能 侵 略 沒 有 五 鬼 的 國家 ”。 (《我 們 走 那 條 路 》, 1 930 年 ) 胡 適 為 中 國所 提 示 的進 路 ,是 重 視 個 別 “問題 ” 的 個別 的 、漸進 的解決 ,而否定體 系性 的 “主義 ”與革命性 的解 決 。這種 實用 主義式 的 “五鬼 " 論 ,是 同主張 “反封建 主義 ”、 “反帝 國主 義 ” 的 中 國共 產(chǎn) 黨 的基 本 路 線 相 對 立 的政 治 方 案 , 因而 引起 了激 烈 的爭論 。 中國新 文 學 實質 性 的理 論 宣 言 ,是 周 作 人 的 《人 的文 學 》 (1 9 1 8 年 )。“宣 言 ”所 倡 導 的 ,一 言 以蔽 之 ,即體 現(xiàn) “人 類 ” 意志 的 “人 道 " 文 學 。文 中說 ,所 謂 “人 道 ”,即 “人 類 ”迷 人獸道鬼道里去 ,彷徨 了多年才得 以擺脫 、走上 的正路 。在 稍 后 的文章 中 ,周 作 人 也 說 : “ 我 們 的敵 人 是 什 么 ? 不 是 活 人 ,終 二亡E 早 。司 人 墜一 乃是野獸與死鬼 ,附在許多活人身上 的野獸與死鬼 。" (《我們 與 。司 的敵人》,1 924 年 ) 他 比他 的兄 長 魯 迅 更 多地 談 到 易 b 生 的 鬼 墜一 《幽靈》,引用 G .1e B on 所說 的 “死鬼之力” (《民族進化 的心 的 糾 理法則 》)。第 三 章 所 引 用 的 《歷 史 》 也 是 其 中 一 例 。他 在 葛 1 925 年 “五卅”事 變后 的反帝 運 動 的高漲 中寫 下 的一 篇 文 章 中這樣 說 道 : 阿 爾文 夫人 看 見她 的 兒子 同他 父 親一樣 地 在 那里 同 使 女調 笑 ,叫道 “僵 尸 !” 我 們 看 了近 來 的情 狀 怎 能 不 發(fā) 同 樣 的 恐 怖 與 驚 駭 ? 佛 教 我 是 不 懂 的 , 但 這 “業(yè) " —— 種性之 可 怕 ,我 也 痛 切 地 感 到 。…… 其 實我 何 嘗不希 望 中國會 好 起 來 ? 不 過 看 不 見 好 起 來 的征 候 , 所 以還 不 能希 望罷 了。… …我 并 不說 不 必反 抗 外敵 ,4_e- 覺得 反 抗 自 己更 重 要 得 多 , 因 為 不 但 這 是 更 可 恥 的 恥 辱 ,而且 自己不 改悔 也 就 決 不 能抵 抗得 過 別人 。所 以 中 國如要 好起 來 ,第一應 當覺醒 ,先知道 自己沒有做人 的 資格 至 于被 人 欺侮 之 可恥 ,再 有 勇 氣去 看 定 自己的 丑 惡 ,痛加 懺悔 ,改 革 傳 統(tǒng) 的謬 思 想 惡 習慣 ,以 求 自立 , 這 才有 點希 望的 萌芽。 (《代 快 郵》) 從 這里可 以看 出 ,周作人 的思想 同魯迅在 《狂人 日記》 與 當時 的一 系列 雜文 中所 展 開 的思想 大致 是 相 同 的?!肮?”幾 乎 以 “國民性 ”或 “民族劣根性 " 的同義語 被使用 ,同時 ,他們 都對精神性 的遺傳表示恐懼 。④ 魯 迅 與周作人都在一般稱 為 “五 四退潮期” 的時代體驗 了 深刻 的思想變化 。也就是 說 ,魯 迅 稱 為從 “吶 喊 ” 到 “彷 徨 ”。司 人 B==== 與 。司 鬼 的轉 換 幾 乎 同時 也 被 周 作 人 所 經(jīng) 歷 ,只是 在 這 個 “彷 徨 " 過 程 墜一 中 ,二 人 漸 漸 分 道 揚 鑣 了 。周 作 人 在 1 923 年 7 月 的一 篇 文 章 的 糾 中說 ,久 久 探 索 好 不 容 易 尋 到 的路 ,是 與 一 切 生 物 共 同 的路 , 葛 即 “在 悲 哀 中掙 扎 著 " 走 向死 -t2 的路 。4"g 接 著 這 樣 寫 道 : 我 們 誰 不 坐在 敞 車 上 走 著 呢 ? 有 的 以 為 是 往 天 國 去 ,正在 歌 笑 ;有 的 以為是 下地 獄 去 ,正在 悲 哭 ;有 的 醉 了 ,睡 了。我 們—— 只 想 緩 緩 的 走 著 ,看 沿路 景 色 , 聽人 家 的 談 論 ,盡 量 的 享 受 這 些 應 得 的 苦 和 樂 ;至 于路 線如 何 ,或 是 由 西 四 牌 樓 往 南 ,或 是 由 東單 牌 樓 往 北 , 那有什 么關 系? [《尋路 的人 (代 跋 ) —— 贈徐 玉諾 君》] 這 里 可 以N -出 ,數(shù) 年 前 的啟 蒙 主義 者 的姿 態(tài) 已經(jīng) 消 逝 ,取 而代 之 的是 甘 受 孤 獨 者命 運 的達 觀 的 、在 享 受 苦 痛 意義 上 的享 樂 個 人 主 義 者 的 選 擇 。 這 是 比 魯 迅 早 得 多 的 “道 " 的 發(fā) 現(xiàn) 。 1 926 年 ,魯 迅 把 二 十 余 年 的評 論 結 集 為 一 本 書 ,以 《墳 》 為 書名 。他 在 后 記 里 說 , “ 我 只很 確 切 地 知 道 一 個 終 點 ,就 是 : 墳 。然 而 這 是 大 家 都 知 道 的 ,無 須 誰 指 引 。問題 是 在從 此 到 那 的道 路 。那 當然 不 只一 條 ,我 可 正 不 知那 一 條 好 ,雖 然 至 今 有 時也還在 尋求 " (《寫在 <墳 > 后 面》)?!兑?草》 中的 《過 客》, 描 寫 了一 個 謝 絕 老 翁 要 他 回轉 與 休 息 的勸 告 、執(zhí) 著 地 向 “墳 " 走 去 的旅 人 。旅 人 的耳 畔 常有 “聲 音 " 催 促 他 、叫喚 他 ,使 4"g 疲 憊 的身 子 息 不 下 。這 是 一 個 同周 作 人 相 異 的 “尋 路 人 "。 周 作 人 的上 述認 識 ,與 他 身 上 之 “鬼 ” 的 重 大 進 展 相 關 。 讓 我 們 來 看 看 他 在 四 年 之 后 言 及 這 篇 文 章 的 一 段 話 : 民 國十 年 以前 我 還 很 是 幼 稚 ,頗 多理 想 的 , 樂觀 的終 二亡巴 早 2 司 人 【L===j 話 ,但 是后 來逐 漸 明 白 ,卻 也 用 了不 少的代 價 ,《尋路 與 。司 的人》 一篇便 是 我 的表 白。我 知 道 了人 是 要 被 鬼 吃 的 , 鬼 【L一 這 比 自以為 能夠 降魔 ,笑迷 迷 地 坐 著 畫符 而 突然被 吃 了 的 糾 去 的人 要 高明一 點 了 ,然 而我 還 缺 少相 當?shù)?曠達 ,致 時 葛 有 “來 了” 的預 感 ,驚 擾 人 家 的好 夢 。 (《談 虎 集·后 記 》,1 927 年 ) 讓 周 作人 確 信 “鬼 ” 即 “種 業(yè) " 之 可 怕 的 ,是 他 對 于 民眾 的難 以消 除 的不 信 任 。在 表示 對 “種 業(yè) ” (種 性 ) 的恐 懼 、 闡 述 “悔 改 " 的必 要 的 《代 快 郵》 一文 中 ,他 也說 出 了對 中 國人 “國 民性 ” 的根本 性 的懷 疑 與 對 民眾 的不 信 任 。他 看 出 中 國 的 民眾 中 “太 缺少 求 生 的意 志 ”,同時 也 不 能 不 注 意 到 秘 藏 其 問 的 “狂熱 ",即扼 殺少數(shù) 者 的瘋 狂 的種 子 。⑨這 使 他 陷入 了宿命 論 。的確 ,較 之胡適 的樂 天 主義 ,周 作人 的 “鬼 " 帶有 濃 郁 的 悲 觀 主義 色 彩 。@ “難 道所 謂 國 民性 者 ,真是 這樣 地 難 于改 變 的么 ?" 雖 說 發(fā) 出這種 在周 作 人 那 里 也一定 浮 現(xiàn)過 多次 的疑 問 ,但 魯 迅 下 面 的 話 還 是 自然地 顯示 出他 與周 作 人 的差 異 : 幸 而 誰 也 不 敢 十 分 決 定 說 : 國 民 性 是 決 不 會 改 變 的 。在 這 “不 可知 " 中,雖可有破 例—— 即其 情 形 為從 來所 未有—— 的滅 亡 的 恐怖 ,也 可 以有破 例 的復 生 的希 望 ,這 或 者 可 作 改 革 者 的 一 點 慰 藉 罷 。 (《忽 然 想 到· 四》,1 92 5 年 ) 依 靠 這種 “不 可知 " 不 斷地 向絕 望 狀 況 挑 戰(zhàn) ,這 是魯 迅 自 身 的生存 方式 。因魯 迅 引用 而 為人 所 熟 悉 的匈牙 利 詩 人 裴 多 菲2 司 人 口j一 與 皇= =釕 鬼 的詩 句—— “絕 望 之 為虛 妄 ,正 與 希 望 相 同”,恰 好 說 出 了魯 fL一 迅 身 上 “希 望 ” 與 “絕 望 ” 的存 在 方 式 。 (《希 望 》,1 925 年 ) 的 糾 散 文 詩 《過 客》 里 面 ,呼 喚 旅 人 的 “聲 音 " 是 怎樣 的聲 音 ,這 葛 自然 全 憑 讀 者 自己的想 象 ,但 除 了 向強 權 挑 戰(zhàn) 而 被 虐 殺 的先 驅 者們 的聲 音 之 外 ,理 當也 有 孔 乙 己 、阿 Q 、祥 林 嫂 們 的聲 音 。 魯迅 自己所 描 寫 出來 的 “鬼 ” 們 ,作 為 離 開 作 者 而 自立 的 存 在 ,當會 以他 們 自己的聲 音 向作 者 發(fā) 出呼喚 吧 。 另 一 方 面 ,周 作 人 不 同于胡 適 ,他 注 意 到 自身 “鬼 ” 的存 在 :“兩 個 鬼 ” 在 他 的 內部 起 伏 交 替 ,一 個 是 “流 氓 鬼 ”。,一 個 是 “紳 士鬼 ”。 (《兩 個 鬼》,1 926 年 ) 1 92 5 年北 京 女 子 師 范 大 學 風 潮 之 際 ,周 作 人 投 身 于 同攻 擊 學 生 的 司法 總 長兼 教 育 總 長 章 士釗 和集 結 在 《現(xiàn) 代 評 論 》 雜 志周 圍 的北 京 大學 教 授 陳 源 等 人 的激烈 論 爭 ,與訣 別 了的兄長魯 迅 站 到 了 同一 戰(zhàn)線 上 ,其 內 驅 力 就 是 他 身 上 的 “流 氓 鬼 "。 可 是 ,周 作 人 對 兩 個 鬼 又 都 是 戀 戀 不舍 ,不 久 ,他 對 “兩 個 鬼 ”并 存 的矛 盾 體 認 ,化 為 應 該 說 是 制 御 其 內部 偏 向 的平 衡 感 覺 的體 認 這 樣 一 種 循 環(huán) 論 、調 和 論 ,進 而 臣服 于傳 統(tǒng) 士 大夫 色彩 濃 郁 的 “紳 士鬼 ” 的統(tǒng) 治 。 魯迅 在 前 面所 引 的 《 “碰壁 ”之 后 》 稍 后 寫 的散 文 詩 《失 掉 的好 地 獄 》 (1 92 5 年 ) 里 ,表 現(xiàn) 了 值 得 注 目的 “鬼 " 的 形 象 。那 是 一 個 夢 ,“魔 鬼 ” 在 夢 中 出現(xiàn) ,悲 憤 地 說 “一 切 都 已 完 結 ! 可憐 的鬼 魂 們 將 那 好 的地 獄 失 掉 了”,接 下 來 講 述 了這 樣 一 個 故 事 : 天 地 作 蜂 蜜 色的 時候 ,就 是 魔 鬼 戰(zhàn) 勝 天 神 ,掌握 了 主 宰 一 切 的 大 威 權 的 時候 。他 收 得 天 國 ,收 得 人 間 ,也 收得 地 獄 。 他 于 是 親 臨 地 獄 , 坐 在 中 央 ,遍 身 發(fā) 大 光終 :亡巴 早 2 旬 人 【k一 輝 ,照 見 一 切 鬼 眾 。 與 宣= =釕 地 獄 原 已廢 弛得 很 久 了 :劍 樹 消卻 光 芒 ;沸 油 的 邊 鬼 【k一 際早 不騰 涌 ;大 火聚有 時不過 冒些青煙 ,遠 處還 萌生 曼 的 糾 陀 羅花 ,花 極 細 小 ,慘 白 可 憐 。—— 那 是 不 足 為 奇 的 , 葛 因為地 上 曾經(jīng) 大被 焚 燒 , 自然 失 了他 的肥 沃 。 鬼 魂 們 在 冷 油 溫 火里 醒 來 ,從 魔 鬼 的 光 輝 中看 見 地 獄 小花 ,慘 白可憐 ,被 大蠱 惑 ,倏 忽 間記起 人世 ,默 想 至 不知 幾 多年 ,遂 同時 向 著人 間 ,發(fā) 一 聲反 獄 的 絕 叫 。 人 類便 應 聲 而起 ,仗 義執(zhí) 言 ,與魔鬼 戰(zhàn) 斗 。戰(zhàn) 聲遍 滿三界 ,遠 過 雷霆 。終 于運 大謀 略 ,布 大 網(wǎng)羅 ,使 魔 鬼 并 且 不得 不從 地 獄 出走 。最后 的勝 利 ,是 地 獄 門上 -tL 豎 了人 類 的 旌 旗 ! 當鬼 魂 們 一 齊 歡 呼 時 ,人 類 的 整 飭 地 獄 使 者 已臨 地 獄 ,坐在 中央 ,用 了人 類 的威 嚴 ,叱咤 一切 鬼 眾 。 當鬼 魂 們 又發(fā) 一 聲反 獄 的 絕 叫 時 ,即 已成 為人 類 的 叛 徒 ,得 到 永 劫 沉 淪 的罰 ,遷入 劍 樹 林 的 中央 。 人 類 于是 完全 掌握 了主 宰 地 獄 的 大威 權 ,那威 棱 且 在 魔 鬼 以上 。人 類 于是 整 頓廢 弛 ,先 給 牛 首 阿 旁 以最 高 的俸 草 ;而 且 ,添 薪 加 火 ,磨 礪 刀 山 ,使 地 獄 全 體 改 觀 ,一 洗 先 前 頹廢 的 氣 象 。 曼 陀 羅花 立 即 焦枯 了。油 一樣 沸 ;刀一 樣 鍤 ;火 一 樣 熱 ;鬼 眾 一樣 呻吟 ,一樣 宛轉 ,至 于都 不 暇記起 失掉 的 好 地 獄 。 這 是 人 類 的 成 功 ,是 鬼 魂 的 不 幸 … … 。 朋 友 ,你 在 猜 疑 我 了。是 的 ,你 是 人 ! 我 且 去 尋 野。司 人 {k一 與 ‘ 司 鬼 獸 和 惡鬼 … … 。" 墜一 的 當 “魔鬼 ”的統(tǒng)治廢 弛 、天 國之 花 萌生 時 ,“鬼魂 " 們 喚 糾 起 了曾經(jīng)生存其 間的 “人 " 世 的記憶 ,向著人 間一齊發(fā) 出 “反 葛 獄 的絕 叫" ,可是應聲 而起 的人類竟使 比以前更 為整飭 的嚴 酷 的 “地獄” 出現(xiàn) 。這種語象表 明 :此時魯迅心 中的 “人類 ”意 象 ,較之 《狂人 日記》時代他 的 “人類”心象 ,幾乎發(fā)生 了一 百八 十度 的大轉彎 。-kk我們來看一下寫作 《狂人 日記》 的翌年 他所 寫 的一篇散文 ,就可 以清楚地 了解他 曾在 怎樣 的語境 中談 論過 “人 "、“人類 "、“魔 鬼 "。 可 是 東 方 發(fā) 白 , 人 類 向 各 民 族 所 要 的 是 “人 " ,—— 自然 也 是 “人 之 子 ”—— 我 們 所 有 的 是 單 是 人 之 子 ,是 兒 媳 婦 與 兒 媳 之 夫 ,不 能 獻 出 于人 類 之 前 。 可是 魔 鬼 手 上 ,終 有 漏 光 的 處 所 ,掩 不 住 光 明 ; 人之 子 醒 了;他 知道 了人 類 間應 有 愛情 ;知道 了從 前 一 班 少的 老 的 所 犯 的 罪 惡 ; 于 是 起 了苦 悶 ,張 口發(fā) 出 這 叫聲 。 (《隨感 錄四十》,1 9 1 9 年 ) “魔鬼 ”統(tǒng)治下 的人們 ,因 “魔鬼”手上漏 出的光而覺 醒 , 知道 了 “人類 ”所 尋求 的是 “人 ”,所 以苦 悶地 叫 出 了聲—— 魯迅 曾經(jīng)描繪 的這種構 圖 ,在六年后 的散文詩 中 ,變形為另外 一幅圖景 : “人 類 " 取 代 了 “魔 鬼 " 在 地 獄 的統(tǒng) 治 權 ,但 使 “地獄 " 更 為 整 飭 、更 為 嚴 酷 。 因 為 “人 類 " 的 概 念 在 魯 迅 (周 作 人 也 同樣 ) 是 同 “鬼 ”變 為 “人 ”這 一 意 象 的生 成 轉 換 密切相關 的 ,所 以,其世界像 的構造就不免發(fā)生 了重大變化 。終 立 早 2 司 人 B一 后來 ,魯 迅 在 《答 國際文 學 社 問》 (1 934 年 ) 中說 :“我 與 皇= 昌豇 在 中 國 ,看 不 見 資 本 主 義 各 國之 所 謂 ‘文 化 ’;我 單 知 道 他 們 鬼 lL一 和他 們 的奴 才們 ,在 中 國正 在 用 力 學 和化 學 的方 法 ,還 有 電氣 的 糾 機械 ,以拷 問革 命 者 ,并 且 用 飛 機 和 炸 彈 以屠 殺 革 命 群 眾 。" 葛 這 種 悲 痛 的感 覺 ,在 他 1 925 年 的文 章 里 就 已經(jīng) 染 上 了濃 郁 的 色 彩 。 “鬼 ”變 成 “人 "、創(chuàng) 造 “人 國”,今 天 假 使 以 “近 代 化 ” 這一語 匯來 表 現(xiàn) 上 面 的生 成 轉 換 ,那 么 ,對 于 中 國來 說 ,“近 代 化 ” 的 “教 師 " 只能是 歐洲 。這個 “教 師 ” 同時 又 是 “侵 略 者 ”,在 中 國培養(yǎng) 他 們 的 “奴 才 ”,妨 礙 中 國 的 “近 代 化 "。這 種錯 綜 復雜 的關 系 ,是 世 界 現(xiàn)代 史 上普 遍存 在 的重 大難 題 。 自 不 必 說 ,后來 日本 加 入 了這 樣 的歐洲 行 列 。正 如 序 章 所 說 ,早 在 留學 日本 期 間 ,魯 迅 就 已經(jīng) 看 清 了這 種 錯 綜 的歷 史 ,有 了選 擇 中 國進路 的冷 靜 的世 界認 識 。然 而 ,《狂 人 日記 》 時 代 ,世 界史 的新 的展 開 加 強 了 他 對 “人 類 " 的 信 賴 ,使 他 成 為 一 種 “人類 主義 者 ”;其 信 賴毋 寧應 該 說 信 仰 的崩 潰 ,便 產(chǎn) 生 了 《失 掉 的好 地 獄 》。被 “人 類 " 整 頓 、強 化 了 的 “地 獄 " 的 “鬼 " 們 ,重 新 以 自己 的力 量 拒 絕 “華 夏 " 的 惡 傳 統(tǒng) 與 所 有 的幻 想 , 從 “槍 擊 ”他 們 的 “洋 鬼 子 ”們 學 習學 問與技 術 ,謀 求 自身 的 “翻身 " 與 中 國 的 “ 自立 " ,此 外 ,別 無 他 途 。 (《忽 然 想 到·十 一 》,1 92 5 年 ) 顯 而 易 見 ,這 種 認 識 同胡 適 的樂 觀 主 義 之 間存 在 著 對 比鮮 明 的差 異 。 魯 迅 自 己 稱 為 “大 半 是 廢 弛 的 地 獄 邊 沿 的 慘 白 色 小 花 ” (《 <野 草 > 英 文譯 本 序》,1 93 1 年 ) 的散 文詩 集 《野 草》,既有 《失 掉 的好 地 獄 》 這 種 表 現(xiàn) 了魯 迅 《狂 人 日記 》 時 代 的世 界 認。司 人 lL===, 與 。司 鬼 識 之崩壞 與轉換 的詩 篇 ,又有與這種世 界認 識 的變化并 行進 展 【L===j 的他 那充滿 了痛 苦 的 自身意識 轉換 的軌跡 。魯 迅 在 給他 教 過 的 的 糾 北 京 大學學 生李秉 中的信 (1 924 年 9 月 24 日) 里早 就說 過 : 葛 我 自己總 覺得 我 的靈魂 里有毒 氣和 鬼 氣 ,我極 憎 惡 40-,,想 除 去 40-,, 而 不 能 。 1 92 5 年 5 月 30 日,他 在 給 北 京 女 子 師 范 大 學 的學 生 許 廣 平 的信 中 ,也 吐露 了他 內在 的矛 盾 : 其 實 ,我 的 意見 原也 一 時不容 易 了然 , 因為其 中本 含 有許 多矛盾 ,教 我 自己說 ,或 者是 人 道 主 義與 個人 主 義這 兩種 思 想 的 消長起 伏 罷 。所 以我 忽 而 愛人 ,忽 而憎 人 ;做 事 的 時候 ,有 時確 為 別人 ,有 時卻 為 自己玩 玩 , 有 時則競 因為希 望 生命 從 速 消磨 ,所 以故 意拚 命 的做 。 (《兩地 書·二 四》) 他彷 徨 著 ,不 得不 承 受 自身 內部 矛 盾 的激 烈 沖 突 ?!缎?青 年》解體后 ,他 尋覓新 的 “友 軍 ”,他 的 “彷 徨 ” 是 與 他 自身 的精神危機同時進行的、充滿危險的一個過程。⑦散文詩《墓 碣 文》 (1 925 年 ) 就表 現(xiàn) 了魯迅 自我解 剖 的充滿 苦 痛 的心態(tài) : … …有 一 游魂 ,化 為 長 蛇 , 口有 毒 牙。 不 以嚙 人 , 自嚙 其 身 ,終 以殞 顛 。… … … …抉 心 自食 ,欲 知 本 味 。創(chuàng) 痛 酷 烈 ,本 味 何 能 知 ? …··· … …痛 定之后 ,徐徐 食之 。然其 心 已陳 舊 ,本 味 又 四 。終 二亡E 旱 。司 人 口=一 何 由 知 ? … … 與 。司 鬼 深 究 細 索 使 魯 迅 備 嘗 痛 苦 的他 內部 的 “鬼 " ,已經(jīng) 超 出 了 墜一 的 本 書 的能力 。概 而 言之 ,傳 統(tǒng) 社會 、傳 統(tǒng) 文 化 所 給予 他 的 舊教 糾 養(yǎng) 與感 覺 ,現(xiàn) 實 生 活使 他 背 負 的精 神 創(chuàng) 傷 和罪 與恥 的意識 ,如 葛 毒 蛇 一 般 糾纏 不 休 的愛 憎 的執(zhí) 著 ,進 而 還 有 他 自身 稱 為 “個 人 主 義 與 人 道 主 義 起 伏 消 長 ” 的 自己 的生 存 方 式 所 內含 的激 烈 矛 盾 ,這 一 切 作 為 “鬼 魂 " 使 魯 迅 深 受 其 苦 ,從 這 種 痛 苦 中形 成 了他 的 思 想 。 總 而 言 之 ,魯 迅 對 內部 之 “鬼 " 的 自覺 使 他 痛 苦 ,這 種命 運 同現(xiàn) 世 “地 獄 ” 中呻 吟 的無 數(shù) “鬼 ” 的命 運 難 以 分 割 地 膠 結 在 一 起 ,他 孜 孜 不 倦 地 探 求 著 “鬼 ” 變 成 “真 的 人 " 的 “翻身 ”之 路 與他 自身 生命 價 值 的實 現(xiàn)—— 即他 自身 走 向“墳 ” 的道 路 。小 說 《鑄 劍 》 (1 927 年 ) 就 是 一 篇 要 表 現(xiàn) 給 這 “地 獄 " 以 致 命 一 擊 的 歷 史 性 搏 斗 的 “鬼 魂 " 復 仇 故 事 。 《鑄 劍 》 的考 察 將 留待 稍 后 進 行 。 注 釋 ① 《三葉集》是郭沫若、田漢、宗白華的通信集。所謂“三葉" 本來 指三葉草。這本通信集收入這三人 1 920 年 1 月至 3 月的20 封書簡,于同年 5 月刊行。當時 28 歲的郭沫若在九州帝國大學醫(yī)學部留學,22 歲的田漢在東 京高等師范學校留學,21 歲的宗白華在上海參與《少年中國》雜志的編輯工 作。三人通過書信往返結為至交,人生問題的煩悶與文藝上的抱負把他們急 速地連結起來。最年長的郭沫若,1 9 12 年在故鄉(xiāng)四川被父母包辦成了親,他 對此深感失望,拋妻離鄉(xiāng),1 9 1 3 年赴 日留學,在第六高等學校讀書期間與日 本姑娘佐藤結婚 ,等小兒 3 歲時由于家庭生活的困窘,妻子不得不從女子醫(yī) 學校退學。為此 ,郭沫若為二重罪惡感所苦o 《三葉集》是 中國現(xiàn)代文學初創(chuàng)期值得紀念 的作品。從 中可 以看到新。司 人 lL一 與 。司 鬼 “自我" 的高揚、“友情" 的確立與青春激情的洋溢。然而,盡管如此,征引 墜一 的一文仍然道出了郭沫若的文學賴以產(chǎn)生的深刻根源在于“鬼變?yōu)槿? 這一 的 母題o 糾 ② 參照小野忍《中國的新歌劇——走向 <白毛女 > 的路》 (小野忍 葛 《中國的現(xiàn)代文學》,東京大學出版會,1 972 年版 )、松浦恒雄《新歌劇 <白 毛女) 成立考——從“白毛女故事" 開始》 (《現(xiàn)代中國》66 號,1992 年 )o ③ 伊藤虎丸在闡釋關于中國近現(xiàn)代文學史的整體構想的問題意識的論 文《圍繞中國近現(xiàn)代文學史的分期問題》(《桶 口進先生古稀紀念中國現(xiàn)代文 學論集》,中國書店,1 990 年版 ) 中認為:把整個亞洲的近現(xiàn)代史作為一個 過程——改變應稱之為“‘偽士’與 ‘迷信 ’的系列" 的“知識者與民眾" 間的構圖,去實現(xiàn)“魯迅指明的那種 ‘個人’’ (在我看來,就是人的尊嚴、 人的“高貴") 尚未能實現(xiàn)的過程,也就是作為從“鬼" 到“人" 的“翻身” 【并非單純的否定) 的文化史,從而可以構筑新的假說 (重點系原文所有 )o 雖然伊藤在這篇論文中幾乎沒有論及他所思索的“鬼" 的形象,但本書所說 的“鬼變?yōu)槿恕钡臉媹D與伊藤所闡釋的構圖——亞洲近現(xiàn)代史上所見的“知 識者" (“偽士",以自身內部沒有憑依的“正"、“新" 為依據(jù)的知識者) 與 “民眾" (“迷信",被知識者以“科學" 的名義予以否定的民眾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 造力) 的構圖相關,故引為參考。詳論請參照該文o ④ 周作人是談論“鬼" 最 多的文學家。本書引用了他 的部分“鬼" 論。關于他的“談鬼",錢理群曾經(jīng)這樣評述道: “周作人曾寫過大量關于 ‘鬼’的文章 ,對中國民間宗教思想 中關于 ‘死后的生活 ’的觀念做過詳盡 的考察,他認為‘人有什么不能滿足的愿望,輒無意地投影于儀式或神話之 上,正如表示在夢中一樣’,因此,‘鬼神’的‘虛幻的迷信里也自有美與善 的分子存在’,‘有人心的機微存在’o 世上不理解于此,以為周作人動輒談 鬼,是對現(xiàn)實人生的逃避,這種南轅北轍的‘誤會’是可悲的o" (《周作人 論》九《民俗學研究與國民性的考察》腳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 1 年 8 月 第 1 版) ⑤ 論及中國人“國民性" 的最大弱點在于“求生意志" 的欠缺的文 章,有《新希臘與中國》 (1 92 1 年 )、《 <阿 Q 正傳>》 【1922 年 ) 等。后者 (后以《關于 <阿 Q 正傳>》為題收入《魯迅的青年時代》,中國青年出版社,終 二亡巴 早 口罩昌日 人 B=:=j 1957 年版) 是《阿 Q 正傳》連載完之后最初的有系統(tǒng)的評論。文中說阿 Q 與 。司 “實在是一幅中國人壞品性的‘混合照相’o 其中寫中國人的缺乏求生意志, 鬼 fL一 不尊重生命 ,尤為痛切 ,因為我相信這是 中國的最大 的病根"o 在本書 中, 的 我重視魯迅小說里面對 民眾求生意志的發(fā)現(xiàn) ,是從周作人論點批判地汲取 糾 葛 的o (拙論《關于阿 Q 、周作人、“長毛"》,《熱風》7 號,1978 年) 另外,論及專制性的“狂熱" 之存在 的文章,還有《濟南道 中之三》 (1924 年 )、《讀經(jīng)之將來》 (1 925 年 ) 等。 關于周作人的“鬼",多受錢理群《周作人論》啟迪。 另外 ,1922 年 ,因反對在北京召開世界基督教學生同盟大會而發(fā)生了反 宗教運動、反基督教運動,對此 ,周作人發(fā)表聲明倡導異議 ,這使他與陳獨 秀在思想上的對立公開化 ,宣告了二人思想上的訣別。尾崎正昭《終至與陳 獨秀分道揚鑣的周作人—— 以 1922 年非基督教運動中的沖突為中心》 (《日 本中國學會報》35 集,1983 年 ,中譯文收入《日本學者研究中國現(xiàn)代文學論 文選粹》,吉林大學出版社,1987 年版),對這一事件做了論述,指出周作人 在當時的共產(chǎn)主義運動 中也看 出了無意識生 出的“復古",即死者的生還 (“重來"、“僵尸") 之影o ⑥ 關于圍繞“鬼”這一問題的胡適的“樂天主義" 與周作人的“悲觀 主義玎,夏濟安《魯迅作品的黑暗面》 (樂黛云譯, 《國外魯迅研究論集· 1960- 1981} ,北京大學出版社 ,1 98 1 年版 ) 早有論列。 ⑦ 關于魯迅身上“人道主義與個人主義”的矛盾 ,詳見本書附錄之二 《頹敗下去的“進化論" ——論魯迅的 <死火> 與 <頹敗線的顫動)》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