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報紙(1)

訪美記 作者:胡舒立


華盛頓郵報》:新聞人的向往

1987年9月8日,我們的汽車在瓢潑大雨中駛?cè)朊绹锥既A盛頓。當(dāng)時雨霧迷茫,景物莫辨。我們之中唯一曾來過這里的埃及記者穆罕默德俯在車窗上看啊,看啊,突然大喊起來:“快看那座紀念碑,那就是華盛頓紀念碑!”

我們順著他的手看過去,一座肅穆的方尖碑在遠處黑灰色的樹林叢中若隱若現(xiàn)。“紀念碑!華盛頓!”大家于是又笑又嚷,興奮不已。

我意識到,自己對美國報業(yè)的這次采訪,在記下了幾百頁筆記,搜集了兩大箱資料之后,開始進入其核心部分了。

永遠的話題

到華盛頓,很自然地想到著名的《華盛頓郵報》;而想到《華盛頓郵報》,又很自然地想起著名的“水門事件”報道。我在美國一路采訪,這次報道是報人們屢屢提及的重要話題。雖已事隔十多年,仍然像發(fā)生在昨天一樣。

或許歷史就是由偶然組成的,因為導(dǎo)致中國人最熟悉的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被迫辭職的那起“水門事件”,就是由一起局部事件偶然引發(fā)的:1972年6月17日凌晨,5個“竊賊”闖入位于華盛頓水門飯店的美國民主黨總部,企圖把竊聽器裝在電話上,結(jié)果被發(fā)現(xiàn)了。當(dāng)天,他們?nèi)勘徊丁?/p>

這一年是美國大選年。在兩黨競選正酣時發(fā)生這樣的事件,當(dāng)然是條有趣的新聞??稍诋?dāng)時,人們很難立即意識到它與白宮有什么直接關(guān)系?!都~約時報》只是把這一消息登在次日A組新聞第30版?!度A盛頓郵報》依靠其在都市警察局的記者獲知了一些重要細節(jié),馬上派出8名記者進行采訪。次日,該報星期天刊以頭版左上角的突出位置刊登了一條詳細報道,指出水門闖入者之一麥科德是前中央情報局人員?!八T事件”報道的序幕就這樣拉開了。

當(dāng)時,所有報紙最好的政治記者都去采訪寫競選報道了?!度A盛頓郵報》起初派都市部的新手伍德哈德采訪“水門事件”,后來又讓另一個青年記者伯恩斯坦與他合作。他們過去都沒機會采寫大新聞,在白宮和其他政府機構(gòu)也沒有自己的消息提供者??伤麄兊某錾鸥珊汀度A盛頓郵報》那種帶有某種壓力的競爭氣氛卻使他們能堅持不懈地把調(diào)查進行下去。

整個“水門事件”報道不是像一篇長篇調(diào)查報道那樣一下子推出來的,它是個一面調(diào)查、一面逐步披露真相的過程。說起來,每一步都很艱難甚至有些驚險,然后才把報道推進一步。而報紙的高層編輯們一直在親自指揮這場戰(zhàn)役。

那年6月19日,伍德哈德得知,一名水門闖入者身上有一張白宮顧問亨特開出的小額支票,其電話本上又寫著亨特的電話。伍德哈德千方百計想查明闖入者是否與亨特有直接聯(lián)系。那天快下班時,他索性撥通了白宮亨特辦公室的電話。亨特接的電話。伍德哈德竭力保持平靜,問道:為什么“水門事件”嫌疑犯的電話本上有你的電話?亨特的第一個反應(yīng)是:“啊呀!”接著表示“無可奉告”。但這就夠了。伍德哈德又設(shè)法進行了一些核對,次日,他的報道見報了,題目是:《白宮顧問亨特與嫌疑犯有聯(lián)系》。

到了7月下旬,伯恩斯坦獲悉,水門闖入者之一巴克曾在邁阿密向尼克松設(shè)在中西部的“爭取總統(tǒng)再次當(dāng)選競選委員會”打過15次電話。他趕到邁阿密,從司法署看到了巴克的銀行賬目,其中有一張由一個名叫達爾伯格的人所開的25 000美元的支票。當(dāng)天晚上,他通過當(dāng)?shù)鼐炝私獾街彼鶎巽y行一個職員的電話,又通過該職員用電話找到銀行經(jīng)理。從銀行經(jīng)理處,他終于得知達爾伯格正是“競選委員會”的人。于是,他又通知在華盛頓的伍德哈德打電話詢問達爾伯格。達爾伯格頓時驚得張口結(jié)舌。幾分鐘以后,他才回電話說,他曾從尼克松中西部競選經(jīng)費中提出了那25 000美元,支票交給了掌握該經(jīng)費的某人。這篇報道刊登在8月1日的《華盛頓郵報》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