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平郊建筑雜錄(4)

林徽因作品精選集:你是人間四月天 作者:林徽因


二、法海寺門與原先的居庸關(guān)

法海寺在香山之南,香山通八大處馬路的西邊不遠。一個很小的山寺,誰也不會上那里去游覽的。寺的本身在山坡上,寺門卻在寺前一里多遠山坡底下。坐汽車走過那一帶的人,怕絕對不會看見法海寺門一類無關(guān)輕重的東西的。騎驢或走路的人,也很難得注意到在山谷碎石堆里那一點小建筑物。尤其是由遠處看,它的顏色和背景非常相似。因此看見過法海寺門的人我敢相信一定不多。

特別留意到這寺門的人,卻必定有。因為這寺門的形式是與尋常的極不相同;有圓栱門洞的城樓模樣,上邊卻頂著一座喇嘛式的塔——一個縮小的北海白塔。這奇特的形式,不是中國建筑里所常見。

這圓栱門洞是石砌的。東面門額上題著“敕賜法海禪寺”,旁邊陪著一行“順治十七年夏月吉日”的小字。西面額上題著三種文字,其中看得懂的中文是“唵巴得摩烏室尼渴華麻列吽登吒”,其他兩種或是滿蒙各占其一個。走路到這門下,疲乏之余,讀完這一行題字也就覺得輕松許多!

門洞里還有隱約的畫壁,頂上一部分居然還勉強剩出一點顏色來。由門洞西望,不遠便是一座石橋,微拱的架過一道山溝,接著一條山道直通到山坡上寺的本身。

門上那座塔的平面略似十字形而較復雜。立面分多層,中間束腰石色較白,刻著生猛的浮雕獅子。在束腰上枋以上,各層重疊像階級,每級每面有三尊佛像。每尊佛像帶著背光,成一浮雕薄片,周圍有極精致的琉璃邊框。像臉不帶色釉,眉目口鼻均伶俐秀美,全臉大不及寸余。座上便是塔的圓肚,塔肚四面四個淺龕,中間坐著浮雕造像,刻工甚俊。龕邊亦有細刻。更上是相輪(或稱剎),剎座刻作蓮瓣,外廓微作盆形,底下還有小方十字座。最頂尖上有仰月的教徽。仰月徽去夏還完好,今秋已掉下。據(jù)鄉(xiāng)人說是八月間大風雨吹掉的,這塔的破壞于是又進了一步。

這座小小帶塔的寺門,除門洞上面一圍磚欄桿外,完全是石造的。這在中國又是個少有的例?,F(xiàn)在塔座上斜長著一棵古勁的柏樹,為塔門增了不少的蒼姿,更像是做他的年代的保證。為塔門保存計,這種古樹似要移去的。憐惜古建的人到了這里真是彷徨不知所措;好在在古物保存如許不周到的中國,這優(yōu)慮未免神經(jīng)過敏!

法海寺門特點卻并不在上述諸點,石造及其年代等等,主要的卻是它的式樣與原先的居庸關(guān)相類似。從前居庸關(guān)上本有一座塔的,但因傾頹已久,無從考其形狀。不想在平郊竟有這樣一個發(fā)現(xiàn)。雖然在《日下舊聞考》里法海寺只占了兩行不重要的位置;一句輕淡的“門上有小塔”,在研究居庸關(guān)原狀的立腳點看來,卻要算個重要的材料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