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 眾 良 友 1932年秋,父親從光華大學畢業(yè),正式成為良友 I回 圖書印刷公司的職工,擔任文藝部主任,負責文藝類 報 書籍的編輯工作。那時《良友畫報》已出版發(fā)行六年 澎 多,并取得了非常好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當時, 的 畫報的主編是馬國亮,編輯室設在上海四川北路851 號公司二樓中間的大房間中。畫報編輯室外面是一 個大陽臺,陽臺北端用木板隔成一個小間,這就是父 世 親一個人的文藝部,南端放一張寫字臺,鄭伯奇就在 情 那里編《電影畫報》o 雖然他們各自負責的工作不同, 緣 但父親、鄭伯奇及畫報編輯部的馬國亮、丁聰、萬籟鳴 都是志趣非常相投的朋友,直至晚年也常相往來。馬 國亮與父親,是向時進入“良友”工作的一對同齡青 年。他們熱愛祖國,追求進步,對新興事物極其敏感, 對文化出版事業(yè)情有獨鐘。馬國亮能畫能寫,善寫小 品文,他寫的文章編成冊子交給父親編輯出版;《良 友畫報》的選畫、編輯也常得到父親的參謀,兩人情 同手足。那時《良友畫報》每期都刊登一些小說或散 文,這些作家便是大家共同的朋友。1934年,老舍第 一次從山東到上海良友公司時,就被請坐在大陽臺 中間那張有黃色布套的大沙發(fā)上。大家圍繞四周快 樂地交談,那天,畫報的攝影記者曾拍下一個鏡頭。 過了四五十年我還聽到父親和馬國亮在一起回憶這 段往事。 他與書同壽·趙家璧 2 J父親20世紀30年代初在良友圖書公司編輯部 1937年8月13日,日軍對上海發(fā)動大規(guī)模軍事進攻,良友公司遭日軍 炮火猛烈襲擊,損毀嚴重。經(jīng)理余漢生認為恢復“良友”已不可能,遂向 法院宣告上海的良友圖書印刷公司破產,解散上海職工,而把《良友畫 報》遷至香港繼續(xù)出版。以父親為首的上海職工不甘心公司就此倒閉, 用職工會的名義,向法院受盤良友圖書印刷公司的全部資產,招募新股 東,收回香港《良友畫報》出版權,公司改稱良友復興圖書公司,于1938 年12月31日開創(chuàng)立業(yè),地址在上海四川路33號企業(yè)大樓5樓,占地只有 100多平方米。此時,父親也入了股,是公司的副經(jīng)理兼總編輯,從此父 親對《良友畫報》更多了一份責任與義務。1939年2 fi],總經(jīng)理陳炳洪決 定《良友畫報》復刊,由美國人密爾斯掛名發(fā)行,父親大學的同學張沅恒 任主編,張沅吉任助編,聘翁香光女士任資料員。復刊的《良友畫報》排 序為第139期。 在《良友畫報》第100期上,馬國亮曾說:“把每一期畫報保存起來, 那無異于有了一本范圍最廣博、最可靠、最有趣味的歷史,便是一本中國 的,甚至可以說是世界的近十年的歷史。世界政治舞臺的變遷、各國的 2 2良友復興公司同仁合影,前排左二是父親。 變亂、社會風俗的轉移、科學的發(fā)明、美術作品的傾向及宦海沉浮、人物 出沒,都可從畫報中了如指掌。以圖畫記歷史,更使讀者身歷其境。”父 親重視文化歷史的繼承與傳播,已主編了一套《中國新文學大系》,他覺 得已出版了10多年的《良友畫報》真實地記錄了那個時期的歷史與文化, 而且,是用生動的畫面,形象地記錄了那個時代,這是一種可貴的文化傳 承,必須把它保存起來。但是《,良友畫報》開創(chuàng)初期,伍聯(lián)德先生自認為 是冒險出版,初版本只印了2 000冊,出版后大受歡迎,再添印兩次,共計 7 000冊,也銷售一空。因此早期的版本公司已無保存?!鞍艘蝗笔伦?, 日軍炮火把良友圖書公司的書庫幾乎全毀,畫報也在其中。在良友復興 圖書公司成立后,父親想方設法、費盡周折,總算收集齊一套完整的《良 友畫報》,他精心地把它裝訂成15大卷,放在公司玻璃柜中展出。裝幀精 美的《良友圖畫雜志》合訂本既是公司業(yè)績的展示,也是很有影響力的廣 告。每當看到畫報,總讓父親想起畫報的創(chuàng)始人、提攜他步入出版界的 他與書同壽·趙家壁 23良友公司創(chuàng)辦人伍聯(lián)德 恩人——伍聯(lián)德先生。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日 軍占領上海租界。12月26日,日寇查封良 友復興圖書公司,這一套15卷的《良友圖 畫雜志》合訂本,被隨同日軍查抄的日本同文學院學生發(fā)現(xiàn),下令捆扎起 來,準備次日派車一并運去。這15冊畫報,是公司重要紀念品,此后恐怕 再難收齊,父親眼看自己的心血遭此厄運,心急如焚,束手無策。當時有 一個年輕的同事自告奮勇,夜半乘日寇不防,翻墻入室,冒險取出,終使 這15冊畫報免陷敵手,幸得保全。 1942年4 月24日,不愿屈從日寇的良友復興圖書公司正式宣布停業(yè), 父親和時任畫報主編的張沅恒準備離開上海去桂林復業(yè),出發(fā)前他先爬 到房頂上,將畫報存放于天花板與房頂間的空隙處,但想想下雨漏水會 侵蝕它的,就把畫報搬到壁櫥中,但誰都知道壁櫥是存放財物之處,這 樣家中幾次遷移怎么都不放心。最后父親得到一位蘇州友人的幫助,將 畫報隱藏到蘇州鄉(xiāng)下的農舍中。1945年日寇投降,父親回滬后做的第一 件事,就是去蘇州鄉(xiāng)下,把畫報領回。那天他是帶著我和弟弟一起去的。 雖然畫報沒有遭到意外,但無意間已把第10卷丟失了。此后,畫報一直 保存在父親自己的視線之內。 1954年,中國迎來了社會主義建設高潮,父親決心走社會主義道路, 將晨光出版公司并入上海新美術出版社。在跨出這一步前,他決定為這 套《良友畫報》找一個能留存后世的安身之處。他考慮良久后向《人民 日報》寫了一封信,詢問該捐獻給哪個單位? 如何辦理捐獻手續(xù)? 4月3 日,北京圖書館給他發(fā)信,信中說: 接到人民日報社的信,通知我們關于您想要將收藏多年的全套《良 友畫報》捐獻給國家的事,并要我們與您直接聯(lián)系,我們接到信后十分高 興,因為我們館正缺這么一套完整的畫刊,現(xiàn)在找這么一套卻不大容易 了。您既愿把這一心愛之物捐獻與我館,我們代表廣大讀者群眾向您表 示感謝。 至于移交手續(xù),是否請晨光出版公司代為裝箱寄運給我們。運費可 由我館全部負擔,上海龍門聯(lián)合書局常有書刊寄運給我們,包裝等都還 好,必要時可以電話和該店聯(lián) 系。 北京圖書館 19 54.4 .3 4YJ 10日,父親就把這套《良友畫報》寄送北京圖書館,并寫下一份 此書的經(jīng)歷,和良友圖書公司被日軍查封、啟封的珍貴照片一并寄去。 “文化大革命”中,父親所有藏書都被抄走,進)k70年代后期,風暴減 弱,他那懷舊的思緒就抬頭了,他想念自己主編的《一角從書》《、良友文 學叢書》《、良友文庫》《、萬有畫庫》和《良友畫報》等書籍。當時上海圖 書館館長是顧廷龍先生,顧老體諒他的懷舊之情,把他介紹給圖書館現(xiàn) 代文學館的蕭斌如同志。蕭斌如引導父親走進上海圖書館藏書樓,當父 親看到排列整齊的他三四十年代主編的這些書籍時,仿佛遇見了久別的 親人,他含著淚水,撫摸著已泛黃的舊書,激動地說:“這是我一輩子的心 血呀! 可惜這些書在‘文革’時,全被抄去了!” 1977年5月,北京魯迅研究室葉淑穗等同志到上海訪問父親,臨行時 父親懇請他們回京后與北京圖書館聯(lián)系,為他捐贈的《良友畫報》拍兩張 照片,使他在思念時,能對著照片,讓思緒隨聯(lián)想翩躚。8月12日,北京圖 他與書同壽·趙家璧 2 5北京圖書館寄來的 《良友畫報》書影照片 書館終于寄來了兩張他捐贈的《良友畫報》的照片及底片。父親有一本 精美的相冊,里面貼著魯迅給他的49封信的照片,父親把這兩張照片,也 收在這本相冊中,可見《良友畫報》在他心目中的地位。1979年他到北京 參加全國第四屆文代會時,曾專程去北京圖書館,探望作為特藏品的《良 友畫報》,就像去探望一位久別的親人。 1980年前后,上海圖書公司聘請父親和顧廷龍、周谷城、羅竹風等 12位老人為顧問,此后,公司經(jīng)理畢青和副經(jīng)理郭小丹常到我家訪談。 1982年至1986年間,公司屬下的上海書店影印出版全套《申報》,為影 印的事,郭小丹先生常有事與父親商討。據(jù)郭小丹先生回憶,大約是 1983年5月間,父親對他說:“你們實在還有一套書可印?!惫鶈枺骸笆裁?書?”父親答:‘《 良友畫報》?!边€說:“一幅歷史照片的價值,決不是幾 千文字所能代替的。因為它更真實、更具體、更形象化,具有更大的說 服力,足以引起無窮的聯(lián)想。《良友畫報》歷史悠久,編輯態(tài)度較認真, 所采用的畫片,涉及國內外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體育、服裝、婦女、 兒童等,可以說包羅萬象,應有盡有。3萬余幅圖片,可以說是一部形象 化的歷史圖卷。我常想上海書店如把全套舊版本《良友畫報》加以重 印,化一為萬,那才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备赣H還建議他們去問問 馬國亮。隨后,畢青和郭小丹按父親提供的地址到南昌路馬國亮家,馬 國亮也說這套畫報值得重印發(fā)行,還告訴他們,美國華盛頓國會圖書館 東方部主任王冀博士說過:“《良友畫報》是一套很有歷史價值的畫報, 今天看來,仍舊是很好的參考資料。”他也建議把當年的《良友畫報》全 部重印。但80年代初,時任上海書店的領導還有些顧慮,因為《良友畫 報》中有大量蔣介石和國民黨黨政要員的照片,怕上級不批準。父親鼓 2 6 父親(左)與郭小丹 動他們打報告試試,又說:“內 部發(fā)行也可么!”不久,市委宣 傳部批準重印全套舊《良友畫 報》。上海書店將此事交給郭 小丹負責,并請父親寫一篇重印全套《良友畫報》引言,放在首頁。 重印《良友畫報》需要一份完整、清晰的母本,而此時畫報因出版日 期久遠,在國內已瀕臨絕跡,上海圖書館、北京圖書館都沒有保存完整的 全套原版本,幸好上海圖書公司所屬的上海舊書店專收舊書刊,自1956 年成立以來,經(jīng)30多年的收集,總算配齊兩套,雖然有的版面已有破損, 但在制版、印刷部門的努力下,重印的《良友畫報》終于在1985年《良友 畫報》創(chuàng)刊60周年前夕,開始發(fā)行、預訂。原計劃印1 000套,實F[]900套, 售價每套2 600元,平均每冊100元。對當時的讀者來說書價是貴了些,但 問顧者也很多,銷售興旺。 畫報出版后,上海書店向父親和馬國亮各贈送一套。當26本包裝精 美的畫冊送到家里時,父親看著桌上地下堆滿的畫報喜不自禁:“今后, 我什么時候想看畫報,就能看到了?!碑媹髮嵲谑嵌?,書柜中放不下,房間 又小,只能在樓梯口搭了一間閣樓,專門存放。 《良友畫報》在國內成功重印發(fā)行后,郭小丹通過自己的好朋友、香 港商務印書館總經(jīng)理陳萬雄先生向臺灣商務印書館總經(jīng)理張連生建議 “臺灣是否也印一些?”開始幾次沒有談成功,領導對郭小丹說:“你不要 花這個心思了,弄不成功的j”1990年,陳萬雄請郭小丹到香港去 (郭小 丹此時已退休),次日張連生也到港。陳萬雄請他們一起用早茶,席間張 問:“郭老,你一再建議臺灣影印發(fā)行《良友畫報》是什么道理?”郭老 他與書同壽·趙家璧 2 7說:‘《 良友畫報》1926年出版,蔣介石1927年上臺,‘良友’每期都有國民 黨政要的照片,現(xiàn)在這些人都已不在了,他們的子女和百姓都會想了解 這段歷史?!读加旬媹蟆窐O好地記錄了這段歷史。我估計臺灣可能不會有 全套《良友畫報》,你們自己影印也難。如由上海印制,你們來發(fā)行,功德 無量?!睆埢厝タ紤]后決定印500套,親自到上海簽訂合同,上海方面簽字 的是上海圖書公司經(jīng)理俞子林,臺灣商務印書館為此次印刷出版共付美 元21萬多。畫報印出后,通過香港商務印書館轉送至臺灣,不久,畫報全 部售完。臺灣重印發(fā)行的《良友畫報》的序言是請馬國亮先生寫的。 現(xiàn)在重印的《良友畫報》已成為海峽兩岸,乃至世界各大圖書館、研 究機構、大學、出版社的重要參考資料。聽說最近又有出版機構在策劃 重印《良友畫報》o 人們這樣喜歡《良友畫報》是因為,如果你要了解20 世紀前半期的中國概況、世界要事,要尋找那個時代的人物、文化,乃至 想了解那時的服飾、用品,那么《,良友畫報》就會為你提供一份最真實、 直觀的史料! 我想這就是父親收藏、捐獻和建議重印《良友畫報》的初衷吧。 寫于2006年lO 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