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我沒有那種‘畫家生活’” (2)

杜尚傳 作者:王瑞蕓


斯坦具有極其鮮明的個性。她從小就在無拘無束的狀態(tài)中長大,十四歲母親過世,十七歲父親過世,家庭的經濟便由兄長接管。從此她受的管束更少了,干脆不去學校,因為她的學習方式非常個性化,不肯把自己納入學校的規(guī)定里。她隨意閱讀一切她抓得到手的東西,后來用很優(yōu)秀的成績考進大學,學的是哲學,并跟著美國著名的哲學家和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3】選修心理學的課程。進了大學,她也這樣,碰到喜歡的課程,就學得非常出色,進取而富有創(chuàng)造性,碰到沒有興趣的課程,則交白卷。有一次,她在威廉·詹姆斯的考卷上寫道:“詹姆斯教授:真抱歉,我今天實在是一點都不喜歡這份考卷。”她就交了白卷。而詹姆斯則在她的考卷上寫道:“我完全能理解你的感受,我自己也常會有類似感受。”并給了她滿分。詹姆斯是個好教授,完全知道因材施教。

從大學畢業(yè),斯坦又進入了美國最有名的約翰·霍普金斯醫(yī)學院,但她在畢業(yè)前對學醫(yī)失去興趣,沒等拿到文憑就離開了。她和哥哥一起動身到歐洲,在巴黎住了下來。她在讀大學時有過一場戀愛,但沒有結果,此后,她不再戀愛,更不結婚,她有許多朋友,尤其是她還有一個極其仰慕她的女友和她終身為伴,死后亦葬在她身邊(斯坦因此被認為是同性戀)。

作為女人,斯坦沒有那種通常意義上的女性美,她從小就胖,成人后更加粗壯結實,海明威說她“像個意大利農婦”。一家旅館的主人曾這么形容看到她的印象:瞧她進了門,看著像個吉卜賽婦人,大裙子,赤腳穿拖鞋,她有個侍女跟在身旁,可她自己看上去倒應該是另一個什么人的侍女才對。1906年畢加索為她畫下了一幅著名的肖像(圖4-2),那時她不過才三十二歲,但看上去卻幾乎快要有祖母輩的氣質,那樣古板的發(fā)型,那樣老氣的黑色外套,那樣毫不抒情的坐姿……作為女人,她甚至不在畢加索的畫筆前讓自己“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她就那樣緊抿著嘴,結實沉重地坐著,雙目直視前方,不打算討好任何人。盡管她沒有通常認可的那種女性化的裊娜精致的美,但她的風度是另一路的,她壯實,果敢,自然,隨意,從不照男權社會的標準來突出或者強化自己的女性特點,她的穿著和發(fā)式常常傾向男性化,而且隨意簡單之極,只求自己的舒適,完全不管社會風氣和時尚。無論從形象到心態(tài),她是徹底我行我素的。僅是這一點,就讓她周圍的男人們折服,非常折服。海明威說:假如她想贏得別人站到她的立場上,她是不會遇到阻力的。她的聲音深沉好聽,她的笑聲發(fā)自內心,她做事明白果斷,她幽默,好奇,對世上任何事物都充滿興趣,她的這些性格從不曾隨著年齡而削弱改變過。但同時,她的獨斷專行也很驚人。她和喬伊斯【4】是文學上的對頭,誰要是在她面前兩次提到喬伊斯,就得從她客人的名單上去除。有一次,她在法國鄉(xiāng)下看上了一棟帶花園的房子,想買下來做別墅,但房主不愿意出售。房主是一個法國軍官,斯坦就設法動用自己的社會關系,把這個法國軍官調到中東去駐防,把房子買到了手。她就是這樣一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女人。她形容自己:我在這輩人中是獨一無二的。

不難想象,必須是有這樣一種個性的人,才可能具備獨到眼光,在眾多反對聲中看出馬蒂斯作品的長處,并以大膽購買來支持馬蒂斯這個在當時還默默無聞的藝術家。斯坦在1905年秋季沙龍上買下了馬蒂斯的畫之后,還繼續(xù)買下了馬蒂斯在1906年、1907年秋季沙龍展出的作品,這對于推動馬蒂斯被社會接受起了重要作用。馬蒂斯很快和斯坦成為朋友,并成為她家沙龍中的常客。

我們閱讀藝術史,當然也要閱讀各種有意思的不同人生,而斯坦能喜歡馬蒂斯的畫,應該多少是兩個追求自在獨特的靈魂的呼應吧。

不過馬蒂斯在外表上并不顯得特立獨行。人們這樣形容他:胡子修剪得整整齊齊,像個體面的銀行家。也有人認為他酷似一個德國武官。他的眼睛藏在厚鏡片之后,顯得表情平靜,那是一個經歷過困苦后的成功男人會有的表情。他雖然有個很抒情的心靈,但他的頭腦卻清楚和務實,談起畫價來絕不含糊。他平時在生活中相伴的不是朋友,而是妻子女兒,因此不常請客。朋友覺得他有點呆板,生硬,不夠靈活,有人描寫說“這位漂亮的畫家生活得很快樂,但他不會笑”。他一旦開口說話,總保持天下最嚴肅的態(tài)度,但只要有人一提起藝術,他會滔滔不絕,爭論、解釋,并試圖說服他的聽眾。他那修剪整齊的胡須和“莊嚴樸素的眼鏡”讓詩人阿波里奈爾這么結論說:這個野獸是個雅人。

根據這幅肖像,我們大約可以知道,馬蒂斯雖然在繪畫上顯得張狂任性,在性格中卻有嚴謹的一面。對于藝術,當他超越別人時,他顯得開放而且奔放,可是,當別人要超越他時,他就不開放而且奔放了。他甚至可以是嚴厲而且固執(zhí)的。下面我們必須來談談他和畢加索的交往,也就是野獸派和立體派的相遇。

馬蒂斯和畢加索是通過斯坦介紹后認識的。也是在1905年,斯坦在一個畫商那里買了一幅“無名的西班牙畫家”的畫,即畢加索的畫。買畫之后,斯坦和充滿創(chuàng)造力的畢加索一拍即合,很快成為朋友。斯坦就在1906年介紹馬蒂斯和畢加索兩人認識了。那時,馬蒂斯不容置疑是現代派的首領,他不但在1905年的秋季沙龍中獲得了名氣,而且年年參加沙龍展,引起廣泛注意,他還在巴黎的畫廊中開過個展,他比畢加索先一步在繪畫的同時做雕塑和搞版畫,而且也是他先于畢加索發(fā)現了黑人雕塑的美,并從中吸取形式的營養(yǎng)。

畢加索顯然對馬蒂斯做下的事非常注意,也非常不服氣。那時畢加索在現代風格上還未定型,1905年他還剛從創(chuàng)作上的藍色時期過渡到粉紅色時期,他的畫也沒有拿到畫展上去露過面,只拿給一些畫商去賣。他主要只待在西班牙畫家的小圈子里,雖然他是那個圈中的老大,但在圈外還不為人知。從認識了馬蒂斯之后,他經常在斯坦面前提到他面臨著挑戰(zhàn),挑戰(zhàn),挑戰(zhàn)。這個挑戰(zhàn)就是指馬蒂斯。說實在的,畢加索作為一個畫家,從小到大沒有遇到過挑戰(zhàn),因為他總是畫得比別人好,而且是遠遠超過別人。

畢加索無疑是一個繪畫上的天才。他1900年到巴黎時才十九歲,在這樣的年紀里,他已經是一個寫實技巧極其嫻熟的畫家,他的繪畫能力幾乎是與生俱來的。十歲時,他的繪畫技術可以同他的繪畫老師媲美,十四歲時,他父親讓他別再學畫,因為他的實際能力已經遠遠超過所學的技術,十六歲時他已經被接納為馬德里皇家科學院院士。因此他不能接受一個比他年長十二歲的法國畫家走到他前頭去,他只覺得馬蒂斯做的事正應該是該由他來領頭做才是。這倒還不只是氣量的問題,而是,畢加索在藝術上的確是個能量無限的人,一個具有無窮創(chuàng)造力的天才藝術家。

顯然,畢加索必須求變,況且他正好遇上了一個藝術上除舊布新的局面。大跨度的改變使馬蒂斯成了名,這無疑給畢加索樹立了一個榜樣,他求變的心思更為迫切了。

從大的圖景上說,我們覺得現代派是一個陣營,他們有著共同的對手:傳統(tǒng)。其實稍稍湊近一點,馬上就可以看到,現代派之間每個陣營都是分開的,而且互相成為對手?,F代派之間的互相較量甚至互相攻擊,有時會到非常劇烈的程度。斯坦就這樣描述過馬蒂斯和畢加索:“他們倆認識之后成為朋友,但他們同時也是敵人。”

當時畢加索為了迅速超越馬蒂斯,推出新的繪畫革新,甚至去吸食鴉片尋求靈感。畢加索的女友注意到,畢加索變得焦慮了,心情郁悶了,他的女友是他在1904年好不容易追求到手的,他當時為了她,可以寢食俱廢,他甚至能夠在她入睡后,不眠不休地守護在她床邊??墒堑搅?906年,情況就不同了,他徹夜待在畫室里琢磨,不大理會女友了。

為了尋找新的藝術方向,畢加索在1906年5月,帶女友一起去西班牙感受原始氣息,尋找靈感。到了西班牙的山里之后,他的女友這么告訴我們:“在山里,畢加索和我之間不再烏云密布了,沒有了嫉妒的對象,他的焦慮消失了。”的確,畢加索一回到西班牙,一個人就像活過來了似的,那么飽滿,那么高興。那里的山水人物全叫畢加索喜歡得要命,喚起他對原始藝術的濃厚興趣。這樣的感受,再加上他在巴黎盧浮宮中看到的伊比利亞原住民的雕塑【5】,還有他在馬蒂斯那里看到黑人雕塑……所有這些東西在畢加索胸中積累起來,讓他看到一條如何超越寫實繪畫的途徑。他開始了一種全新的創(chuàng)作方式,而這一新創(chuàng)作方式,促使他在一年之內做出了他的藝術革命,這一藝術革命的最終成果便是最初的立體派畫作:《阿維農少女》。

畢加索從西班牙回巴黎,而秋天馬蒂斯又在1906年的獨立沙龍展出了《生之歌》(圖4-3),它無論從尺寸和手法上都是當時最出色的,體現出馬蒂斯依然是先鋒派的領頭羊。

畢加索則趕緊著手自己的研究。他簡直是磨刀霍霍,隨時要給馬蒂斯以嚴厲回擊。雖然他看到《生之歌》也非常吃驚,但他認為,把馬蒂斯的繪畫作品當成是一場革命的人都錯了。馬蒂斯的作品的確是藝術的一個頂峰,然而卻是古典藝術的頂峰,因為在畢加索看來,他是在用現代語言表達傳統(tǒng)的內容??刀ㄋ够谕粫r期也抱有相同看法,他說:從馬蒂斯身上看出,他是現代繪畫的一位偉大畫家,是使用色彩的天才,但他同德彪西【6】一樣,是個沒有與傳統(tǒng)美決裂的印象派畫家。當人們覺得馬蒂斯走得太遠了,畢加索卻在內心深處覺得馬蒂斯走得還不夠遠,而畢加索要做的事,就是要與眾不同,和那幾個前衛(wèi)的法國畫家不同,和整個當時的現代題材手法都要不同。

1907年的夏天,畢加索的一個朋友收到畢加索的便條,叫他趕緊到畫室去一趟,畢加索正在和一幅新作品掙扎,這幅新作品就是《阿維農少女》。這個情況——請人來看自己的畫——在畢加索身上是很難發(fā)生的,他是多自信的一個人啊??梢韵胍?,畢加索當時自己對這幅全新的作品真的心中無數,他自己也無法預測它究竟會產生什么效果。

結果是,《阿維農少女》誰看了都不喜歡,包括非常了解畢加索的親近朋友。他的詩人朋友阿波里奈爾認為,這張畫實在缺少詩意,他只能勉勉強強說它是革命性的——試試新玩意兒,試過就算數,不好太過認真。常收購畢加索作品的畫商來看了之后,不明白他畫的是什么,走了。另一個朋友看了之后對畢加索說:“如果你去火車站接父母,而看到他們是這樣一副嘴臉,你有什么感想,你一定也不會高興的。”屬于野獸派之一的革新畫家德蘭【7】則私下里對朋友說:我們大概有一天會發(fā)現畢加索把自己吊死在這幅大作品的后面(因為畫這樣的東西肯定不會有出路的)。后來跟畢加索一起創(chuàng)造立體主義的勃洛克,在1907年時他還沒有進入立體主義創(chuàng)立者的角色,看了此畫形容說:看著它就像是叫我們去吃繩子和喝松節(jié)油一樣難受。就連最具備開放頭腦的斯坦,看到這幅畫一時也不知道說什么好,她只好對畢加索閉口不談。畢加索的這張最初的立體主義創(chuàng)新之作,讓人們都替他難為情,他們全都非常不喜歡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