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按下按鈕(1)

煙霧彌漫你的眼 作者:【美】凱特琳·道蒂


CBS新聞,舊金山——灣區(qū)快速運輸系統(tǒng)(捷運)工作人員稱,周六中午12點左右,一名年齡約二十歲的男子進入舊金山捷運軌道,遭列車撞擊后身亡。

目擊者稱,該男子“站在鐵軌上等車撞過來”。捷運發(fā)言人林頓·約翰遜稱,“他甚至沒有試圖躲開”。

事故發(fā)生在舊金山市政中心車站,男子遭撞擊后卷入捷運列車下方。據(jù)約翰遜稱,該車站全部列車被迫停運三小時,造成大規(guī)模延誤。

雅各布迎著呼嘯而來的列車,結(jié)束了自己22歲的生命。他只比我小一歲。他的臉上有幾處輕微擦傷,破了幾道口子,看起來不像被火車撞過,更像是凌晨兩點在酒吧斗毆時掛的彩。

“上個月送來一個被城鐵碾過的家伙,身體斷成了兩截。”麥克不以為然地說。

雅各布唯一的重傷在左眼,他的眼球沒了,可能丟在了事故現(xiàn)場。但如果只看右臉,雅各布和常人無異,他似乎馬上會睜開完好無損的右眼,開始與別人交談。

羅馬尼亞哲學家埃米爾·蕭沆說過,只有自殺是一個人真正擁有的權(quán)利。生活處處與人作對,“這個世界能夠奪走我們的一切……但沒有誰能阻止我們自行了斷”。不足為奇,這名“沉溺于料想事情最糟狀況”的人,最終患上失眠癥,孑身一人死在巴黎。

蕭沆或許是消極自戀的典型,但不管我們推崇哪種哲學流派,瘋狂與絕望都會找上門來。尼采在44歲時精神崩潰,他在《偶像的黃昏》中有一句名言:“凡是不能毀滅我的,將使我更強大。”之后他開始由妹妹悉心照料——他的妹夫此前不久剛在巴拉圭自殺身亡。

很多人認為自殺是殘酷而且自私的行為,但我支持雅各布的選擇。如果他每天都生活在痛苦之中,我沒法要求他繼續(xù)忍受這種折磨。我不知道雅各布為何選擇自殺,他可能患有某種精神疾病,也可能徹底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我沒有資格對他的動機妄加評論,但我可以評論他的實施方式。就后一點來說,我完全不贊同他的做法。

雅各布自殺的方式讓我有些不安。他在大庭廣眾之下選擇了一輛滿載的列車。上大學時,我在芝加哥大學校園里的一家咖啡館當經(jīng)理。我去西風火葬場上班的兩個月前,店里的副經(jīng)理和女朋友大吵一架,隨后在臥室里自縊身亡,他的室友回家后發(fā)現(xiàn)了他的尸體。他自殺的行為成為這兩個女人一生的負擔,這個后果比他的死更令我難受。如果你決定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請將對他人的傷害降至最低;假如生命是一場派對,你可以從后門溜走,但不要掃了別人的興。

雅各布的行徑造成的損失大多是經(jīng)濟上的:幾千人上班遲到,錯過了舊金山機場和奧克蘭機場的航班,沒趕上重要的約會,等等。

但是對列車司機而言,他的損失與經(jīng)濟無關(guān)。他與雅各布四目相對,剎車為時已晚,只得任憑列車向這個男孩沖過去。列車司機在職業(yè)生涯中平均要撞死三個人。當你別無選擇,只能從別人身上壓過去時,你逐漸會對這份還算穩(wěn)定、理想的工作失去熱情。

對那些站臺上的目擊者來說,他們的損失也和經(jīng)濟無關(guān)。他們不得不站在那里,尖叫著讓雅各布躲開:“天哪,他沒看見列車開過來了嗎?”這時他們突然意識到,雅各布當然知道列車來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將要發(fā)生的一切。他們一輩子都忘不掉那一刻,現(xiàn)場的畫面、撞擊聲、人群的尖叫,統(tǒng)統(tǒng)揮之不去。

麥克說,站臺上有些人估計會嫉妒我,巴不得自己來火化雅各布:“他們首先會給他幾拳,作為小小的報復(fù)。”

那是不可能的,他們永遠見不到雅各布的尸體。雅各布將一直在他們的夢境中徘徊,他們奈何不了他。

想想當年那起商場墜樓事件對我造成的影響,我特別同情站臺上的人們。我想為他們敞開火化爐的大門。火化當天,我希望他們能夠到場,在雅各布尸體旁站成一圈,我要大聲告訴他們:“看,他在這里,因為他自己選擇了死亡。他已經(jīng)死了,但你們沒死。你們還活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