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路軍覆沒,引發(fā)舊事重提 2

中共早期領(lǐng)導人的最后歲月 作者:楊帆


令張國燾更為出乎意料的是,中共中央、中革軍委隨后作出放棄寧夏戰(zhàn)役的決定,提出《作戰(zhàn)新計劃》,決定渡河部隊成立西路軍軍政委員會,陳昌浩任軍政委員會主席,徐向前任副主席。然而,蔣介石在西路軍過河伊始,便指使西北軍閥馬步芳、馬步青等部騎兵對過河紅軍進行“兜剿”。

西路軍面對強敵,尤其面對馬家軍騎兵,在既無后方又無補充、無糧無水的情況下,孤軍奮戰(zhàn),損失慘重。陳昌浩、徐向前等人于1937年1月上旬兩次致電軍委主席團,請求將第四軍、第三十一軍“歸還建制”,即令四軍和三十一軍過河增援,均被拒絕。

到3月上旬,西路軍的情況已岌岌可危,3月4日,中央書記處致電西路軍,認為西路軍陷入危險境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西路軍領(lǐng)導沒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戰(zhàn)勝一切困難,消滅敵人,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外力的援助上;與群眾尤其是回民的關(guān)系以及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上的錯誤,也是導致失敗的重要原因。認為西路軍領(lǐng)導的這種錯誤,是以前四方面軍另立中央時采取的右傾退卻機會主義的繼續(xù),建議他們徹底揭發(fā)過去與現(xiàn)在的錯誤,開展自我批評,在政治上軍事上得到徹底轉(zhuǎn)變,以此保證最后的勝利。

此時,張國燾已于1936年12月與朱德率領(lǐng)紅軍總部及紅四方面軍紅軍大學前往陜北保安,與黨中央會合,又隨中央機關(guān)從保安遷到延安。但他密切關(guān)注著西路軍的命運,畢竟西路軍主要由紅四方面軍組成。原想借機在河西為紅四方面軍找一個安身之地的計劃破產(chǎn)已令他十分沮喪,如今西路軍陷入孤立無援中,更令他心急如焚。

西路軍面臨絕境時,中共中央及軍委除在3月4日發(fā)表電令外,在17日的電令中,再次將西路軍的敗局與張國燾擅令四方面軍南下、另立中央的錯誤相提并論,嚴厲譴責西路軍領(lǐng)導人所謂“機會主義路線”與“一貫反中央及軍委指示”的錯誤。

西路軍兵敗不久,清算張國燾路線的斗爭在全黨全軍展開,中央總負責的張聞天、中宣部長何克全(凱豐)親自召集會議、撰寫文章,發(fā)動對“張國燾主義”的批判。

西路軍過河是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的決策與部署,放棄寧夏戰(zhàn)役計劃也是中央的決議,將西路軍孤零零地扔在河西走廊,在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中,與西北軍閥“二馬”的強悍騎兵角逐,失敗是必然的。這是中共中央、中革軍委戰(zhàn)略決策與軍事指揮上的失誤,將這筆賬算到張國燾頭上,令張國燾感到既憤怒又冤屈。對于率紅四方面軍南下另立中央的錯誤,張國燾無可否認,但將西路軍2.18萬人幾乎全軍覆沒的罪責強加到他的頭上,令他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