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是愛林徽因的,那種愛,不僅僅是因為浪漫,更多的是一種依戀。在他婚姻出現(xiàn)問題,生活不容易,要為金錢奔波的時候,在他累了倦了,想要溫暖的時候,在他需要歇歇腳的時候,他總是想到她。他來北平,也總是住在梁家?,F(xiàn)在,他死了,毫無預兆的,不跟任何打招呼,就那么撲啦啦飛走了,一如青春,一如朝露。四月的時候,有人說:少年的時候,我瘋狂的喜歡,帶我走這三個字?,F(xiàn)在,我再也不會任性的讓任何人帶我走。我學會了,自己走。
憂傷有五個階段:拒絕,憤怒,彷徨,消沉,接受。徐志摩死后,林徽因悉數(shù)演繹悲傷的故事。剛得到志摩去世的消息,林徽因是愕然、傷心、拒絕接受。一個月后,她給胡適寫信,特別解釋說:“但是他如果活著,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實上太不可能。也許那就是我不夠愛他的緣故,也就是我愛我現(xiàn)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確證。志摩也承認過這話。”典型的口是心非。徐志摩已經(jīng)去世,林徽因這話說給誰聽呢?無非是她自己。她需要確認,自己其實是不愛徐志摩的。因為沒有愛,就沒有害,她就可以從徐志摩的死中解脫出來。可是,這種說服,在面對自己敏感公正的心時,是多么無力。林徽因很快就繳械投降了。她徹底是一個人在世上活著了,父親去世,徐志摩去世,還有誰能猜透,了解進而諒解她內(nèi)心小任性、小糾結(jié)。1931年12月7日,《晨報副刊》的一篇《悼志摩》中,林徽因?qū)懀骸斑@是什么人生?什么風濤?什么道路?志摩,你這最后的解脫未始不是幸福,不是聰明,我該當羨慕你才是?!?/p>
梁思成足夠大氣。林徽因?qū)π熘灸Φ母星?,他幾乎不談起,也不阻攔,徐志摩墜機后,他還主動從飛機殘骸出撿一片殘片,放在林徽因的床前,做永久的紀念。梁思成或許知道,以林徽因坦蕩的性格,絕不會與徐志摩發(fā)生什么。她已經(jīng)對梁思成做出承諾,說好一輩子。但感情這東西,與其用閥門圍堵,不如好好疏導,順流而下,順其自然,才不至于出亂。他和她在婚姻之內(nèi),信任和包容,是必須要的。更何況,徐志摩也是他的朋友。徐志摩生前,梁思成可能會有些許醋意,徐志摩死后,梁思成除了紀念和寬容,似乎也不能再為朋友做些什么。
也許我們可以說,徐志摩和林徽因的關系,在徐死后,要比徐生前,要來得更深。最初的驚詫、哭喊之后,徐志摩之死的憂傷,正以一種看不見的方式,緩緩滲透到林徽因的生命中。冷靜下來之后,林徽因漸漸開始調(diào)整心情,真正面對和考量自己與徐志摩的情感,她不再逃避,直面內(nèi)心,可到如今,直面的結(jié)果,唯有悔恨。1932年,也就是徐志摩去世的第二年,七月半,小鬼節(jié)——傳統(tǒng)說法里這是一年中陰陽兩界隔得最近的一天,林徽因?qū)懥艘皇住渡彑簟?。這儼然是一首獻給徐志摩的招魂詩,但同時,也是對自己心理的一次治療: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正中擎出一枝點亮的蠟/熒熒雖則單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驕傲的捧出輝煌/不怕它只是我個人的蓮燈/照不見前后崎嶇的人生/浮沉它依附著人海的浪濤/明暗自成了它內(nèi)心的秘奧/單是那光一閃花一朵/像一葉輕舸駛出了江河/宛轉(zhuǎn)它飄隨命運的波涌/等候那陣陣風向遠處推送/算做一次過客在宇宙里/認識這玲瓏的生從容的死/這飄忽的途程也就是個/也就是個美麗美麗的夢 。玲瓏的生,從容的死,人生如夢,但只要在做夢,還是要勇敢走下去??僧敃r,林徽因沒把這首詩發(fā)表,直到翌年的3月,《蓮燈》才在《新月》雜志上發(fā)表;同期寫的《別丟掉》,發(fā)表得更晚,一直壓到1936年,幾乎人們都忘了徐志摩去世的消息的時候,林徽因才把它拿出來發(fā)表,作為自己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