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有些作者,以為作品問世,語言已經(jīng)過關(guān),便不再追求,或不按魯迅所要求的,“將活人的唇舌作為源泉,使文章更加接近語言,更加有生氣”。以“由說話看出人”來看,看不出作者的風格,更談不上看出人物的性格。
語言,與其說是作者的基本功,毋寧說是小說的高標準。盡管小說其他方面都不錯,語言一般終究難成上乘之作。
從入門到成大師,語言與作者興衰與共,相伴終生。小說諸多環(huán)節(jié)都可弄巧藏拙,但在語言方面,是沒法給自己遮丑的。語言是個硬指標,白紙黑字見真功。
當你敲擊電腦鍵盤,準備創(chuàng)作一篇小說,請先想一想:此番寫下的文字,能否建成世界,是否具有魔力,可不可以把人帶進夢幻天地?
若要小說創(chuàng)作出色,需要具有賈島精神,為推敲一字而忘掉一切;需要具有杜甫心志:“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