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那是1994年父親病重之時,他突然拉住我的手極其嚴肅地交代說:“我死后,墓碑上什么稱謂都不要,僅‘教授’二字即可。”
我驚訝極了,驚訝的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父親的思考。按照他的個性,墓碑上的文字本不該如此肅穆,而應該是——“這里長眠著一位大笑了一生的喜劇作家”啦,等等。直到后來,我才漸漸明白了他那更為深遠的思考。
父親是1978年9月接受南京大學校長匡亞明的聘書,前去中文系執(zhí)教的。盡管在抗戰(zhàn)期間他也曾當過教師,在重慶國立劇專、四川省立劇校等課堂上教授過編劇法等課程,但此時的中國大地畢竟是萬物復蘇,也畢竟是百廢待興,更何況陽翰笙頻頻來信邀請他回京出任全國文聯(lián)的秘書長,父親“重振雄風”的崗位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在這里啊!
但是,他毫不猶豫地走上了講臺,更鄭重其事地別上了那枚紅色的校徽。1982年的春節(jié),遠在北京的著名表演藝術(shù)家于是之為父親親筆題寫了一幅立軸:“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焙髞硭衷谖覂鹤拥墓P記本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沒有你外公這一代人,就沒有我們!”
我終于懂得了:這叫做延續(xù)——生命的延續(xù),理想的延續(xù)。是啊,父親再鐘情于笑,也只能笑一生,笑一世;而教師這一職業(yè),能夠?qū)⑺男Α婪庞谌松男?、豪情于未來的笑,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
那天在中文系的歡迎大會上,父親表態(tài)了。一反常態(tài),他沒有笑:“即使我是一塊藥渣,也要再擠出點藥汁來;即使我是一支蠟燭,也要將兩頭同時點燃?!鳖H有些悲壯之感。匡校長也發(fā)言了:“你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今后如果超不過你,就是你的失??!”頗有些咄咄逼人。
又是一座嶄新的人生舞臺被緩緩拉開了帷幕。這一次的“策劃人”是匡亞明校長,他說:“頗有些經(jīng)院習氣的大學文學系,是需要吹進一點新鮮活潑的空氣的?!备赣H則被逼上了前臺,集“編劇”與“導演”大任于一身?!麄z都明白:在綜合性大學內(nèi)培養(yǎng)戲劇創(chuàng)作的研究生,于全國尚屬首例。
作為“編導”,父親的第一個任務是挑選“演員”。他拿出了自己的招生標準——“寧稚嫩而不俗,勿老成而平庸?!痹佟胺g”就是:有見解,有靈性,熱愛生活,勇于探索?!拔覀兣囵B(yǎng)出來的必須是有思想的、與時代和人民血肉相連的劇作家,絕對不是躲避生活的暴風雨、單純追求雕蟲小技的編劇匠!”
于是僅僅創(chuàng)作過“半”個劇本的姚遠被他選來了,他說他有豐富的生活底子,目前雖然還只是一張白紙,但一定能夠畫出最新最美的圖畫;
于是正在被評論家們批評得一無是處的李龍云被他選來了,他咬定他的劇本《有這樣一個小院》是香花不是毒草,而且將來一定能夠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