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先生也不是一個不能行動的書生。他表里如一而能力行。十九歲時,他開始素食,一生沒有中斷。三十六歲時,他到河南輝縣參與籌辦村治學院。三十八歲時,他到山東鄒平籌辦山東鄉(xiāng)村建設研究院。四十七歲時,他在四川璧山來鳳驛創(chuàng)辦勉仁中學。五十六歲時,即1949年夏秋間,晉謁貢嗄上師,領取無上大手印,接受灌頂。自8月初至9月初,與羅庸、謝無量等在北碚縉云山上修習藏密功法。六十三歲時的8月間,居京西八大處習靜。
他的鄉(xiāng)村建設跟陶行知、晏陽初等人的實踐一道聞名世界,是當時中國人超越政黨而救國的卓越努力。他的鄉(xiāng)村建設思想,是構思宏大的社會改造試驗,嘗試將西方現(xiàn)代化的優(yōu)點與中國文化的優(yōu)點融合起來,為此進行了積極而可貴的探索。其中最重要的,一是農民自覺,一是鄉(xiāng)村組織。農民自覺是思想上、教育上的事情,農民必須自己代表自己,有自我管理的意識。而鄉(xiāng)村組織,則是形式上、制度上的建設。這種力行,使得梁漱溟對一般人以為不可接觸的軍閥都有同情之論,他很早就認識了馮玉祥的部將韓復榘,韓后來被蔣介石拉攏,擔任河南省、山東省政府主席,恰好梁漱溟在此兩地搞鄉(xiāng)村建設試驗。韓復榘為他的鄉(xiāng)村建設試驗提供了諸多方便。梁漱溟談對韓的印象時稱他讀過孔孟的書,并非完全是一介武夫。由此可見,梁先生的行動能力非同一般。
在國共爭奪政權時,梁漱溟為國是奔走,一度擔任民盟的秘書長,參與國共和談。他的行跡為美國人馬歇爾和司徒雷登了解,他們尊其為“中國的甘地”。
這是一個完全了解自己的人,用我們今天的話,他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梁漱溟耗時最長的志業(yè),在于溝通中西文化鴻溝?!啊疄橥ダ^絕學,為來世開太平’,這正是我一生的使命?!?/p>
在別人那里,東方和西方、社會和個人、內心和外界是糾結的,梁漱溟卻是統(tǒng)一的。當陳獨秀、胡適把梁漱溟視為文化保守主義,劃入新文化運動的對立面的時候,梁漱溟在《答胡評〈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公開說:“照這樣說來,然則我是他們的障礙物了!我是障礙他們思想革新運動的了!這我如何當?shù)闷??這豈是我愿意的?這令我很難過?!铱傆X得你們所作的都對,都是好極的,你們在前努力,我來吆喝助聲鼓勵你們!”
梁漱溟常對別人說,你看我最閑的時候,其實是我最忙的時候。你看著我坐在那里似乎什么事情也沒有做,其實我的思想已經(jīng)跑得很遠很遠了。思考是大事,德性是大事,行動也是大事。在《這個世界會好嗎》中,艾愷問梁漱溟:“您認為您生活中最重要的大事是什么?”梁漱溟回答道:“大事一個就是為社會奔走,做社會運動。鄉(xiāng)村建設是一種社會運動,這種社會運動起了相當?shù)挠绊??!?/p>
先生也明認自己的輪回:“人有今生、前生、來生,我前生是一個和尚?!?/p>
因此,在一個世紀以來反復的中國社會里,梁漱溟先生是少有的能給我們中國社會以安慰和信任的人了。學者林毓生認為,梁漱溟與魯迅是20世紀中國最有創(chuàng)造力的思想家。梁漱溟在反傳統(tǒng)的浪潮中挺身而出,倡言中國文化經(jīng)過調整還能繼續(xù)存在并復興,他相信中國本身擁有走向現(xiàn)代化的力量。是梁漱溟,而不是別的什么人,更足以與魯迅構成表面對立、其實互補的兩極。他們一位是傳統(tǒng)文化的偉大批判者,一位是傳統(tǒng)文化的偉大發(fā)揚者。梁漱溟說:“我愿終身為華夏民族社會盡力,并愿使自己成為社會所永久信賴的一個人?!彼龅搅俗约核f的。
1988年6月23日,梁漱溟去世,享年九十有五。他彌留之際說的最后一句話是:“我累了,我要休息!”哲學家張岱年由此想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