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需要探索心靈的深淵與陰影,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屬于自己的個性;然而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又不能放棄內(nèi)心中母性的指引,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維系正常的社群生活。
只有在經(jīng)歷過陰暗與危險之后,我們才算長大成人。我們完全可以在這種“成年儀式”的考驗中存活下來。任何真正的入門儀式,都是從死亡走向新生。就像珀耳塞福涅從冥府歸來,就像大地重新長出五谷果實——從心靈的深淵回歸到生生不息、豐饒充實的人生。
后人以“冥后”稱呼珀耳塞福涅,用繪畫和雕塑表現(xiàn)她坐在冥王哈德斯身邊寶座上的形象。盡管回到母親身邊時,她也會像一般人家的女兒一樣,向母親詳細(xì)講述她被誘拐的經(jīng)過,但她在冥王那里獲得了崇高而永恒的地位。心靈植根于陽世的同時,也需要在冥府陰世建立起長久存在的基礎(chǔ)。
一生中,我們大都有過三四次珀耳塞福涅式的經(jīng)歷,在講述這些經(jīng)歷時,我們會說:“熬過這個階段之后,我變得更加成熟了?!卑殡S我們熬過這些經(jīng)歷的,是內(nèi)心深處的母性,那種對生命、收獲和生生不息的渴求。對生命的這份熱愛是德墨忒耳賜予我們的禮物,越是遭遇嚴(yán)重的威脅,就變得越發(fā)堅定而強烈。盡管這個世界時刻遭受各種死亡力量的侵襲,生命卻永遠(yuǎn)豐饒興旺。
這個故事同樣能幫助我們思考死亡本身。哈德斯可能會通過某種死亡經(jīng)驗——他人的過世或是我們自己的瀕死體驗把我們引向冥界。只有全心全意信仰生命,我們才敢于接受死亡的影響,經(jīng)歷了脫胎換骨的轉(zhuǎn)變之后,再回到原先的生活中。
睿智的母親都知道,若要讓孩子真正長大成人,就必須允許他經(jīng)歷這種伊琉西斯式的成年儀式。我們無法把所有引向墮落的誘惑都隱藏起來。我們千方百計想讓孩子免于死亡的污染,不愿讓他接觸任何人間疾苦,然而最終總是徒勞無功。健全的母愛,要允許孩子去冒險。深層次的母性,意味著德墨忒耳般的大度——既深愛著她的女兒,又能尊重其他神祇的意旨和要求。
故事結(jié)束時,德墨忒耳令大地重新長出五谷和果實,恢復(fù)旺盛的生機。歌者提醒我們,哈德斯是司掌財富的神祇。德墨忒耳和哈德斯都能給人們帶來富足,然而他們之間的和諧,又往往表現(xiàn)為相互矛盾的形式。詩歌的末尾是一段禱詞,向德墨忒耳這位最偉大的母親祈求:
您賜予我們?nèi)绱素S厚的饋贈
您帶來四季
尊貴的女神,承您之佑
您以及您美艷絕倫的女兒珀耳塞福涅
請接受我的頌歌,賜予我
我心渴求的那種生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