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在其散文作品中,屢次提及姑姑張茂淵,甚至比對其母黃素瓊的提及次數(shù)還要多。姑姑對張愛玲潛移默化的影響從此可見一斑。張愛玲曾描述過姑姑對自己的指摘,說母親黃素瓊身上的傲骨和雅韻不知怎地竟沒有被愛玲繼承,又說她似乎長了一副俗媚的骨頭,意指她的言行舉止多少沾染上了父親和周遭環(huán)境的俗氣。殊不知,正是這俗氣,才造就出一代文學(xué)典范那貼近市井、貼近世俗人情的極致描繪。
無疑,母親和姑姑是新時代的新女性。仿佛含苞待放的睡蓮,悠悠然靜臥在黛綠色的池水里,雖閑適卻極不自在,因為它們的葉瓣,早就向往著和風(fēng)細雨的滋潤,和陽光的愛撫。天空中似交疊著兩片不同色彩的云,一面是陰霾,一面是雨后彩虹映襯下的清麗脫俗的秀色。女人的呼吸伴隨著芳草的馨香,渴望而焦急。封建世家大族的宅邸,仿佛一個氤氳密閉的暗室,怎能令人不萌發(fā)沖出去的熱情和信念?
可嘆的是,突破舊生活束縛的反叛者,女性似乎占了很大一部分。文藝作品中,也經(jīng)常會以女性作為主人公,體現(xiàn)她們那甚至高于男性的純?nèi)坏挠X悟和決然的反叛精神??上驳氖?,在張愛玲的家庭中,就有這樣兩位杰出的女性。
世俗者眼中,嫂子跟小姑的相處,總有一絲不甚和諧的因子隱匿其中,仿佛簸箕里乳白色的大米摻雜著幾粒異色的沙子,雖可以揀出來,卻因礙眼而給人留下不快的印象??墒窃谶@個家庭中,嫂子跟小姑之間,仿佛惺惺相惜般默契和共融,她們同樣地難以忍受作為封建遺老遺少的張廷重的荒唐和自私自利。男人,儼然成了舊習(xí)俗、舊制度的頑固守衛(wèi)者,而女人們,早已不堪忍受這種非人的日子。如果說嫂子黃素瓊的出走,是因為家庭生活的極度不幸使然,那么小姑的出洋留學(xué),不吝是一種徹底的反叛和同封建家庭決裂的勇氣使然。
母親黃素瓊,在無法釋懷的悲慟的淚水中登上了前往歐洲的輪船,陪伴她的,還有張愛玲的姑姑。依稀斑駁的老照片上,可以看到兩個戴著眼鏡的,文氣十足的年輕女性,每人都用一只手拉著一個胖乎乎的小女孩,宛若布娃娃般快樂的神情,仿佛置身于幸福之海。媽媽和姑姑足以構(gòu)成童年夢幻海洋中的遠帆,帶著夢想漂泊在絢麗的洋面??墒潜撑岩馕吨蚕录抑懈蛔惆惨莸纳睿蚕掠仔〉淖优?,忍受親情離散的孤苦和辛酸。于小姑張茂淵而言,這一切似乎會淡薄一些,仿佛迷霧遮擋下的蒼莽的樺樹林,隔著幽暗和朦朧,還能嗅到或觸及遠山的綿延起伏帶給人的詩畫般的希冀??墒菍δ赣H黃素瓊來說,這一切只是一個逃避的籌碼,只是對極度不幸福的家庭生活和丈夫情感背叛的逃離和報復(fù)。
姑姑張茂淵,被后人稱作極品剩女的,七十八歲嫁給自己二十幾歲時的初戀對象的,傳奇般的、謎一樣的女子,是同張愛玲一起生活時間很長的一個親戚。八十五歲高齡時的張茂淵,曾以書信的方式向宋淇索要張愛玲的地址。字里行間,透出的是對遠在天涯的在世的唯一張姓親人的眷戀和思念。她的內(nèi)心猶如被歲月的風(fēng)銷蝕的沙漠中的巨大巖石一般,變得風(fēng)化了,柔軟細膩了。此刻的她,只有似曾相識的懷舊追憶縈繞在心頭,而摒棄了青年時代那一種旁人難以揣摩的孤高個性。
旅歐時的張茂淵,結(jié)識初戀情人李開弟,也曾有過軟語溫存的瞬間,也曾有過海誓山盟的光陰,可是造物弄人,塵緣易逝,李開弟早已在家中定有婚約,仿佛貼了售罄標(biāo)簽的商品,縱然再好,無奈已有了主顧。時間的無涯的荒野,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的那抹機緣,是不愿眷顧帶著少女般憧憬的張茂淵的。秋風(fēng)中披上的風(fēng)衣,寂寞閑暇時誦讀的詩歌,都僅止于是一片片回憶的云,鑲嵌在記憶的匣里,時而打開,時而閉合,除了斷斷續(xù)續(xù)的幸福片段縈繞在屋梁之外,卻不曾有過遠方的信鴿隨秋風(fēng)寄過來的纏綿的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