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在滿洲正紅旗下(1)

和珅:二號人物 作者:紀連海


滿洲人不但有八大姓,還有八旗制度。每一個滿洲人都應該是在旗的,和珅的家庭也不例外。

說起八旗制度,我們的讀者并不陌生。影視劇中八旗子弟以服飾顏色為劃分,各自為營,給觀眾以鮮明的印象。

八旗制度起源于牛錄制。其前身是女真人建立的金政權時期(1125~1234年)實行的“猛安謀克制度”。原始社會后期,征掠﹑圍獵時設軍事首領,隨后發(fā)展為固定的軍事組織,猛安謀克被作為軍事編制的單位。按女真語義,猛安本義為“千”;謀克本義為“族”。猛安、謀克有時作為女真人戶的代稱,《金史·兵志》記載:“猛安者,千夫長也,謀克者,百夫長也?!?114年,金太祖始定制,又以三百戶為謀克,謀克十為猛安。

滿洲人前身為女真人,他們出兵或打獵,亦設有首領。出兵或打獵時按族、黨、屯、寨進行,每人出一支箭,十人為一牛錄(漢語“箭”的意思),其中設一首領,叫“牛錄額真”(漢語譯為“佐領”)。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在牛錄制的基礎上建立了黃、白、紅、藍四旗,分別打黃旗、白旗、紅旗、藍旗。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擴大為八旗。原四旗名稱冠以“正”,另四旗名稱以黃、白、紅、藍冠以“鑲”,即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新增的四旗的旗子,鑲黃旗的旗子在黃色旗上鑲紅邊,鑲白旗的旗子在白色旗上鑲紅邊,鑲紅旗的旗子在紅色旗上鑲白邊,鑲藍旗的旗子則在藍色旗上鑲紅邊。

每旗原則上應該包含25個牛錄,每個牛錄有300人,共計7500人。但是實際上,每旗的牛錄數(shù)量都是不一樣的、都不是固定的、都是隨時可以按照皇帝個人的愛好而不斷變更的。如努爾哈赤在位時期的八旗牛錄數(shù)量按從多到少大致是這樣分布的:正黃旗45個牛錄,鑲藍旗33個牛錄,鑲紅旗26個牛錄,正紅旗25個牛錄,正白旗25個牛錄,鑲黃旗20個牛錄,正藍旗21個牛錄,鑲白旗15個牛錄。

牛錄的長官叫牛錄額真。5個牛錄為一個甲喇(漢語“隊”的意思),首領叫甲喇額真(漢語譯為“參領”)。5個甲喇為一個固山(漢語“旗”的意思),首領叫固山額真(漢語譯為“都統(tǒng)”)。每個固山設左右兩個梅勒額真(副都統(tǒng))。一個固山即為一旗,八旗的最高統(tǒng)帥叫“汗”,先是努爾哈赤,后是皇太極,固山額真由其子侄擔任。努爾哈赤與各旗旗主都有精銳衛(wèi)隊,叫“巴牙喇”。

八旗制度是軍政合一、兵民一體的軍事政治制度。牛錄額真(“佐領”)既是生產(chǎn)的組織者又是戰(zhàn)斗的指揮者,其所屬的每個成員都既是生產(chǎn)者又是戰(zhàn)斗者。作為軍事制度,有前鋒、驍騎和護軍之分:前鋒披堅甲,持武器沖鋒在前;驍騎披輕甲,從后沖擊;護軍是精兵,相機行事。滿洲八旗、蒙古八旗的主體是騎兵,他們的普通士兵分為三個等級——馬兵、戰(zhàn)兵和守兵,軍餉依次降低。普通的滿洲八旗、蒙古八旗男子,十歲開始每三年可以參加考試,達標為守兵,享有軍餉;以后每三年可以參加晉級考試,考試合格升入高一級,增加軍餉。無論是馬兵、戰(zhàn)兵還是守兵等,都與他們所負責的具體工作無關,只是不同等級的職稱。除普通士兵外,八旗還設有官階和職務不同的軍官,如滿洲、蒙古、漢軍八旗的最高長官“都統(tǒng)”;負責駐防旗之一旗軍政諸務的“協(xié)領”;以及其下的佐領、領催、驍騎校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