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美國管理文化的清教淵源(5)

清教徒的禮物:那個讓我們在金融廢墟重拾夢想的饋贈 作者:(美)肯尼斯·霍博


很多蘇愛單詞進入了美語,其中有些至今仍在廣泛使用著,比如“redneck”(紅脖子,代指鄉(xiāng)下人,也許因為鄉(xiāng)下人經(jīng)常露天勞動,后頸曬成了紅色)、“young-un”、“critter”、“growed up”、“fixin’to”、“whar”和“thar”。1760年,有個評論員把北卡羅來納州稱作“蘇愛根據(jù)地(Macocracy)”。獨立戰(zhàn)爭中,華盛頓軍隊有一大半是蘇愛移民;獨立戰(zhàn)爭后,美國總統(tǒng)有近三分之一要么母族有蘇愛血統(tǒng)、要么父族有蘇愛血統(tǒng)。不那么令人高興的是,美國最悠久、最龐大的黑社會組織“三K”黨也是蘇愛移民創(chuàng)建的;“三K”全稱“Ku Klux Klan”,其中“Klan”是蘇格蘭語,相當(dāng)于英語的“Clan”,意思是“部落、氏族”。今天,蘇愛移民在“紅”州(共和黨領(lǐng)先的州)以及其他地方的后裔據(jù)說達到了3000萬,喬治·沃克·布什(以下簡稱小布什)1999年當(dāng)選總統(tǒng)、2003年連任,很大程度上就得力于蘇愛移民后裔的支持。為什么支持右翼共和黨的州現(xiàn)在稱為“紅”州,而紅色傳統(tǒng)上代表左翼(比如“reds under the bed”的意思是“床下藏著赤色分子”)?最好的解釋似乎是,“紅”州中的“紅”源自“紅脖子”。在布什任總統(tǒng)期間,不管怎么說,是蘇愛人統(tǒng)治著美國,然后通過美國統(tǒng)治著世界。

所有這些教派都追隨瑞士神學(xué)家讓·加爾文——除了門諾派和莫拉維弟兄會。門諾派追隨加爾文的同輩門諾·西蒙斯,莫拉維弟兄會追隨加爾文的前輩揚·胡斯,不過這兩個人與加爾文有著類似的想法。早期加爾文主義信徒不相信品行良好就會進天堂,但是“希望道德社會能讓上帝息怒,讓新英格蘭擺脫饑荒、瘟疫、戰(zhàn)爭等苦難”。而道德社會的實現(xiàn),只能通過節(jié)儉、節(jié)制和勤勉,這些都成為了最重要的清教價值觀。托尼這樣看典型的清教徒:“生性自省、自律、自制,是俗家苦行僧,其修行之地不是修道院,而是戰(zhàn)場、賬房、市場?!奔訝栁恼f上帝是“偉大的工頭”,加爾文自己曾到處找活干。“原因何在,”他寫道,“為什么生意所得不能超過土地所得?商人的利潤若非來自他自己的勤奮勤勉,那要來自哪里?”丹尼爾·雷恩另有看法,他說加爾文理念“不支持資本主義事業(yè)”。

清教徒大移民兩個世紀后,大副星巴克在捕鯨船裴闊德號出航尋找獵物時經(jīng)常說“責(zé)任和利潤密不可分”。大副星巴克是偉大小說《白鯨記》中的人物,《白鯨記》是作家梅爾維爾帶著新英格蘭人的挑剔眼光講述的一則關(guān)于善與惡的寓言。有家著名連鎖咖啡館就叫星巴克,這個名字是咖啡館的三個創(chuàng)始人取的,那三個創(chuàng)始人既酷愛咖啡又酷愛文學(xué)。又一個世紀后,卡爾文·柯立芝告訴我們,“美國不承認任何貴族,除了工作的人?!彼€相信“工作證是進入貴族階層的唯一通行證”,但是“人只有開始敬神之后才開始成長”??铝⒅ィ诜鹈商?,卒于馬薩諸塞,1923年到1929年任美國總統(tǒng),因話少而有“沉默的卡爾”之稱。對他來說,“建工廠就是建教堂”、“在工廠工作就是在教堂祈禱”。

殖民地以及后來美國新來的非清教徒移民,染上了類似的價值觀。1907年,歷史學(xué)家威廉·格雷厄姆·薩姆納寫道:

新英格蘭的習(xí)俗……仍然彰顯著清教徒的脾性與世界觀。也許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都無法見到對這種習(xí)俗精神及其變化性和適應(yīng)性更好的詮釋?!扒褰叹瘛眰鞑ソo了很多新移入新英格蘭的人,并贏得了他們的信仰。移出新英格蘭的人還把清教精神帶到了其他州。清教精神在新英格蘭永垂不朽,是個經(jīng)常受人關(guān)注的現(xiàn)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