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一生取得了眾多成就。他代表賓夕法尼亞州簽署《獨立宣言》。他發(fā)明了雙焦鏡和避雷針。他還發(fā)明了一種鐵爐,以替代又浪費又危險的明火,至今仍然有人用這種鐵爐。作為外交家,他將法國卷入了美國的抗英斗爭中,讓局勢變得更有利于殖民地居民。有“社會學開山鼻祖”之稱的馬克斯·韋伯認為富蘭克林是新教倫理的代言人,盡管新教倫理一些不太好的方面也起源于他。然而,他直到去世都對自己最初的職業(yè)深感自豪。這種自豪感首次體現在他年輕時給自己撰寫的碑文中:
印刷工本杰明·富蘭克林的身體,像一本舊書的封面,內容已經破碎不堪,印字和燙金斑駁不清,長眠于此,喂著蟲子!然而作品本身不會泯滅,因為他深信它將重新出版,經過作者的校正和修飾,變得更新更美。遺憾的是,這段碑文后來并沒用在他在費城基督教堂的墓碑上。
20世紀初,美國人之所以迷戀上了汽車,其中一個原因正是可以在星期六早上給汽車修修補補。直到20世紀六十年代,哪家公司的總裁如果親手疏通了水管,就一定會把這件事寫進公司記事中,表明自己是個“真正的美國人”。自己動手、親力親為,是美國管理者不同于歐洲管理者的地方;這一差異反映出,相對于歐洲國家,新大陸的社會階層化較不明顯。即使在今天,美國的房子一般也是用木頭做的(不像歐洲用磚頭或石頭),需要經常維修,大部分維修由戶主自己做(戶主有男有女,女人越來越多)。
傳統(tǒng)美國社會四個特點中的第三個,美國清教徒式的集體主義精神,是最少被人論及的。很多學者(比如韋伯)認為自殖民地時代流傳于美國社會的只有張揚而自私的個人主義,但是真相要更復雜、更令人欣慰;清教運動在釋放個人活力的同時,還天生擅長把個人團結在一起為共同目標奮斗。1625年,培根在散文《論友誼》中告訴我們,“在孤獨中自得其樂的,不是野獸就是上帝”。他還指出了社區(qū)與人群的關鍵區(qū)別:“熙攘的人群中,沒有你的同伴:目光所觸,一張張好像是從美術展覽館圖像上復制下來的臉孔,冷若冰霜;耳朵所聞,那些高談闊論,跟鈸發(fā)出的叮咚聲沒什么區(qū)別。那里沒有愛?!薄皭邸本褪前褌€人聚成社區(qū)的東西。十年后,溫斯羅普在“山巔之城”講話中延伸了這個觀點。他說,為了避免沉船、供養(yǎng)后代,“在這個工作中,我們必須團結得像一個人,我們必須自己少抽一支煙讓別人多吃一口飯……我們必須同甘共苦、同舟共濟……”不久后,牧師約翰·柯頓發(fā)表了類似的觀點:“世俗的社會好過孤獨的隱居?!?由此引出了第四個清教特點。為了“團結得像一個人”,清教徒移民需要組織能力。他們一開始就有很強的組織能力,若不是如此,他們根本就不可能到達美國。正如歷史學家佩里·米勒1964年告訴我們的那樣:
新教徒一群一群、一個鎮(zhèn)一個鎮(zhèn)地移民,一定居就是一個社區(qū),所有單位都治理得井井有條……新英格蘭理論家認為社會……不是個體的集合,而是一個有機體,為明確的目標運行著,各部分都服從整體,各成員都貢獻力量,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位置。優(yōu)秀組織一定分層級,盡管分層級的組織不一定是優(yōu)秀組織。美國兩個俗語“親力親為(hands on)”和“盡力而為(can do)”,就源自這種生活方式。它們還有另外兩層意思:一、各種各樣的機會等著你去利用;二、值得一做。即使在今天,成群的美國人在異國他鄉(xiāng)定居,不管參加什么組織,都會接管其運營。這四個特點相輔相成(這當然說明它們是一個系統(tǒng)),構成了美國管理文化的核心。本書的首要主題就是美國管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