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7月25日,袁世凱奏請預備立憲,并陳政見十條:國信須昭彰,人才必須善任,國勢必須振行,滿漢必須融化,賞罰必須分明,黨派必須設立,政府必須早建,資政院必須設立,地方自治必須試辦,教育必須普及。
袁世凱對自己的評價是“不文不武,忽朝忽野,今已老大,壯志何如”。甲寅年(1914),袁世凱已經(jīng)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tǒng),這個自題或許是他對自己一生的總結,或許是他對倥傯歲月的感慨。自題中沒有落款署名,但是左上角有“大總統(tǒng)印”。
徐世昌是袁世凱的盟兄,或多或少導演了袁世凱出山、逼宮與掌權中國近代歷史舞臺上的三部曲。徐世昌在1914年12月給大總統(tǒng)袁世凱的這幅自題和小站練兵照片題為“大鈞元?!辈⒆龀梢槐緝皂?,藍色絹裱。“大鈞”,指天、天道或自然。西漢賈誼在《鵩鳥賦》中說:“云蒸雨降兮,糾錯相紛。大鈞播物兮,坱圠無垠?!边@里,“鈞”本為造陶器所用的轉(zhuǎn)輪,比喻造化。坱圠,意為漫無邊際?!霸笔潜驹?,初始狀態(tài),“?!笔且?guī)范、仿效、模范,“元?!本褪切纬扇f事萬物最大最根本的規(guī)范。
筆者采訪了珍藏《大鈞元?!返脑胝?,他說:《大鈞元模》是爺爺袁克桓傳給我父親袁家宸(又名袁復)的,父親又傳給了我。我曾祖父(袁世凱)生活于一個急劇變化的社會轉(zhuǎn)型期,他創(chuàng)建了小站練兵基地,從而改變了中國舊的封建軍制,建立起了一支有近代軍制和裝備編制的新建陸軍。徐世昌把這本冊頁題簽為“大鈞元?!?,其含義與其說是對我曾祖父的褒贊,毋寧說是在贊譽學習西方科學改革軍制、政制,乃求強、求富的根本之道。
民國三年冬(1914),徐世昌為這本冊頁題簽“大鈞元?!?,繼后,嚴修、樊增祥、阮中樞、劉春霖、夏壽田、王壽彭、梁士怡、楊士琦先后題字。袁世凱辭世后,這本冊頁傳到了袁克桓手中,袁克桓重新復制了袁世凱小站練兵照片若干,又約請袁世凱舊部及當時名人續(xù)題像贊,共二十四人題贊,時間最晚的題于民國三十三年(1944),其中有袁世凱的舊屬如徐沅、孫寶琦、陸錦、王懷慶等,部分是袁克桓的至交好友、當時俊秀,如吉林督軍兼省長張作相、吉林省財政廳長兼代理省長王樹翰、黎元洪的總統(tǒng)府秘書長王壽彭等,其書法藝術堪稱珍品。
一個經(jīng)歷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要走向共和,它不可能是一步到位、一步登天的,即使是日夜兼程提速也不是短期內(nèi)可以實現(xiàn)的,因為清王朝已經(jīng)背負了太沉重的行囊,同時它又像一個病入膏肓的機體需要全方位的換血,不僅涉及政治體制,也涉及經(jīng)濟、金融、軍事、教育各個領域。所以,在這樣一個大的歷史變革當中,袁世凱無疑在各個領域成為推手和領軍人物。而袁世凱處在新舊交替之中,亦不可能脫胎換骨成為徹頭徹尾的新人,但是他在走向共和的進程中,沒有通過流血,沒有通過歷來強行的“農(nóng)民暴力革命”改朝換代,而運用了他的謀略采取和平變革過渡的方式,使中國走上一個類似于西方的民主與憲政社會。袁世凱南北和談的基調(diào)是:“君主制度,萬萬不可變更,本人世受國恩,不幸局勢如此,更當捐軀圖報,只有維持君憲到底,不知其它?!保?6]袁世凱試圖將北洋軍與同盟會和南京的革命力量結合在一起,將新軍和各省的議會結合成全國性的政體,袁世凱這樣的一種立憲程序使得中國避免了一場南北戰(zhàn)爭,也給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創(chuàng)造了一個皇帝和平退位的先例,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袁世凱的左右兼顧,南北擺平,就沒有中華民國。但是袁世凱仍然沒有擺脫他所處的時代局限,即使他深謀遠慮絕非尋常之輩,面對民國初年大大小小軍閥混戰(zhàn)和文官政治機能不健全的疾病,他的封建皇權意識使他主觀地將中國當時的困局診斷為帝國營養(yǎng)不良癥:缺少的是皇帝。袁世凱認為中國的“議會是一種難以運作的制度,八百人當中,二百位是好人,二百位是麻雀,其余四百人不適任,他們能做什么?他們甚至連議會的程序都沒有共識”。[17]所以史景遷說:“袁世凱對議會制度的揶揄,恰可作為中國民主希望破滅的諷刺性注解?!保?8]在這時候,顯然袁世凱想起了自己在清帝國末期的境遇,即使像他自己這樣權傾朝野、盤根錯節(jié)的重臣,如果用皇帝的權威,一紙詔書也未必不能當即被拿掉。從封建王朝過來的統(tǒng)治者無一例外會這樣想也是這樣去行動的,從這個角度說,袁世凱的想法和做法符合當時的心理和社會特征,我們無法想象袁世凱成為一個西方民主斗士,也不可能像黃興所說的“以拿破侖、華盛頓之資格,出而建拿破侖、華盛頓之事功”,而袁世凱其實更像是一個中國的布魯圖斯。英國《泰晤士報》駐華首席記者和曾經(jīng)做過袁世凱政治顧問的澳大利亞人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1862—1920)作出了比較準確的判斷。莫理循雖然認為袁世凱“最適合當總統(tǒng)”,但是“袁世凱的興趣既不在拯救君主,也不在創(chuàng)建共和政權,這個善于權謀的布魯圖斯只有一個目的:由他做中國的統(tǒng)治者”。[19]同時莫理循也看到了袁世凱的局限性,“輕率而不合事宜的復辟帝制運動,以及矯令推選號稱‘全體民意’的代表,是產(chǎn)生問題的根源”。[20]唐德剛先生在《袁氏當國》中生動而又形象地說:“袁翁世凱的處境,還在夔州府和白帝城之間,他望峽生畏,要掉轉(zhuǎn)船頭,駛回重慶,其居心原不難理解,只是其行為則愚蠢不堪罷了……他此時已駛船入峽,順流而下,灘高浪險,掉頭逆水,必然翻船,而袁及其黨不知也,悲夫!”[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