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shù)人以一種想當然的方式看待演示。因為我們每天都進行各種形式的演示,所以我們幾乎從來沒有回頭看看,考慮我們是怎么介紹觀點的。如果有人問我們 “那個東西怎么用”或者“那件事為什么會發(fā)生”,如果我們知道答案,往往會直截了當?shù)鼗卮疬@些問題。畢竟,這種直接回答的方式最有效率。別人提出一個問題,我們給出回答,這種做法通常會帶來雙贏的局面。
問題在于,這種直接回答可能導致一種你沒有想到的結果:讓對方喪失信心。人們提問的目的是希望我們給出演示,但是他們得到的卻是對事實的陳述。裝在杯子里的油為什么會浮在水面上?因為有相對密度。氣候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為什么海洋會有潮汐?是月亮引起的。
從回答者的角度來看,根據(jù)事實直接給出準確答案的方法,似乎能解決問題。但是實際上,這種方法可能會讓提問者無所適從。回答時僅僅陳述事實,不交代清楚相關背景,這是把進行后續(xù)步驟的責任推給了提問者。如果提問者不熟悉相對密度或者二氧化碳,那么他們很可能會換一個話題,而不是接著問后續(xù)問題,也不會去查詢相關的概念。于是,他們再也不想繼續(xù)關注那個話題了。
這種做法不僅會造成機會喪失,同時也是演示的一種失敗形式。盡管在很多時候,直接的回答是人們所需要的,也能令人滿意,但是這種方式并不能被普遍使用。熟練的演示者會了解對方問題背后的意圖,在構想答案時關注的不是效率問題而是理解問題。他們把 “這是什么”這樣的問題當作“我為什么應該關注這件事”來回答。你可以看到,這一點在下面這個例子中就有所體現(xiàn)。
2004年,我在硅谷參加一個小型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咨詢顧問。會議的第二天,一個技術公司的總經理首先發(fā)言,介紹他在網絡上看到的一些很流行的東西。除了博客和維基網站以外,他還幾次提到“RSS”這個詞。
在這位總經理第三次提到“RSS”之后,一位有工程技術背景的老先生舉起了手,問了一個似乎十分簡單的問題:“RSS是什么?”
這位總經理看看他,很輕松地給出定義:“哦,RSS就是基于‘XML’的內容聚合格式。”那位工程師馬上點了點頭,放下了手,而這位總經理接著講下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