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對于抱負是必不可少的,”那天一個名叫拉文德拉的精力旺盛的年輕人跟我說,“因為有電我才能寫作業(yè),如果我是個舞蹈演員,有電我才能聽音樂,有電我才能聽杰出演講家的磁帶,有電我才能上網(wǎng)??墒菦]有電我什么都做不了,所以人們憤怒了。他們有更大的前程,但是停電正成為他們這條路上的一個障礙?!?
在那天以前,我對于印度變化的主要衡量標準還停留在物質(zhì)層面。大城市的外表在變化,迅速而劇烈;小城鎮(zhèn)緩慢前進,也許有了一家新商場或呼叫中心;鄉(xiāng)村則幾乎沒有變化。這種看待印度的方式將混亂的局面理清,新印度的很多編年史家都是按照這個思路敘事的。我那天在尤里德發(fā)現(xiàn)的情況是,物質(zhì)世界沒必要改變多少,革命也照樣會爆發(fā)。革命可以是一個簡單的看法,就好像拉文德拉的朋友阿貝聽說孟買從不停電時表達的那個觀點一樣。“為什么?”他坐在自家狹小的體育用品店里沖口說道,“孟買人就是人,我們這里的人就是動物嗎?”
像尤里德這樣的地方幾乎沒什么發(fā)展,但是其他地方的發(fā)展制造的渴望卻蔓延到了這里。我仍記得我從拉文德拉那里得到這個看法的準確時刻。當時我們坐在一家專營當?shù)乩辈说男〔宛^里。桌子上稀稀拉拉地放著幾只盤子,里面的雞肉和羊肉少得可憐,剛能蓋過盤底的1/4 。拉文德拉和阿貝正跟我說著尤里德正在改變的一些細節(jié),他們舉了幾個例子:年輕人在網(wǎng)上找老婆,農(nóng)民的兒子不再種地而是到附近鎮(zhèn)上的銀行工作,年輕女孩去上時裝學校,很多學生報名上英語培訓班。但是吸引我的不是這些,而是當?shù)氐囊粋€選秀活動。
“我在電視上看過法國時尚電視臺(Fashion TV),在大城市看過印度小姐選美比賽,”拉文德拉說,“所以我想,為什么我們不能舉辦那種比賽呢?”于是幾個月前他組織了“第一屆尤里德先生和尤里德小姐風采大賽”,這次比賽似乎一半注重外表,一半注重印度小城鎮(zhèn)的新時尚——溝通技巧。我不知道該不該相信他說的話。尤里德沒有火車站,沒有購物中心,但卻有過選秀活動?他看出了我困惑、愉快的表情?!拔覀兘o他們戴上桂冠,”他想消除我的疑惑,“是塑料的,但也很漂亮。”
小鎮(zhèn)和那個桂冠的樣子在我心中縈繞不去。幾個月后,我偶然打電話給拉文德拉問起此事。湊巧的是,那天剛好是“第二屆尤里德先生和尤里德小姐風采大賽”開幕的日子,他正為此瘋狂地籌備著。他有些異想天開地邀請我當天晚上去找他們。我放下電話立刻決定收拾行李乘車趕往機場,在出租車上打電話訂了機票。那時候我還沒意識到我將從拉文德拉身上,而不是參賽者身上,更加深入地了解新的抱負和新的不耐煩,以及越來越多的仆人想變成主人的熱望。 “尤里德先生和尤里德小姐風采大賽”的22 名參賽者緊張不安地坐在體育館前面的白色塑料椅子上。8 個女孩經(jīng)過了精心打扮,就像要舉行自己的婚禮那么隆重,頭發(fā)中間分縫的地方戴著金首飾,脖子上掛著粗大的項鏈,身披綴滿亮片的粉色、綠色、橘黃色紗麗,上面用別針別著參賽選手的白色號碼牌。男人們從寶萊塢的警匪片中找到了靈感,松松的荷葉領(lǐng)低垂在不合體的西裝的翻領(lǐng)上。他們的腰帶是印度下層人士的腰帶,對他們纖瘦的腰來說太長了,長出的那一段能繞過整個后腰,兩條腰帶的皮子足夠三個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