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臨在的體驗(4)

生命的真相:葛吉夫的第四道 作者:(瑞士)珍妮·迪·薩爾斯曼


20.兩種能量流

我們并不了解自己在本質(zhì)中的真實狀態(tài),即我們最高等的可能性;也不清楚我們在個性層面的樣子,即那些框住我們而又難以擺脫的局限。我們認同于自己的個性,卻忽略了它與本質(zhì)之間應有的連接。而內(nèi)在的成長始于獲得一種認識自己,徹底了解自己的能力。

我必須了解自己有著雙重的特質(zhì),內(nèi)在有兩股力量:進行顯化的下降力量和回歸本源的上升力量。我需要同時體會到這兩種力量才能完整地了解自己。我的存在一定是有原因的,這兩種力量之間需要一種連接。這就是我的臨在的意義。

在生活中的每一個事件里——無論是關乎家庭、工作還是精神生活——都有著一種包含內(nèi)收和外展的雙重活動。我們?yōu)榱艘粋€目標,為了顯化而行動,但在這種行動背后卻有著另一種能量流。它沒有目的性,不去向外放射自己,而是要回歸本源。這兩種能量流是互相依存的。

我們在理論上知道這兩種能量流的存在,但卻沒有真正地覺知到它們。我對那股上升的能量流了解不足。在我渴望它時,我的內(nèi)在卻沒有準備好,我無法感受到這股上升的能量流的生命,無法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對于那股下降的能量流我也不了解,我只是盲目地沉浸其中。沒有對這兩種能量流的覺察,無論身處何時何地,我們對臨在狀態(tài)的渴望都是沒有意義的。我需要不斷地覺察到它們,以便讓我的注意力以及不讓自己迷失的意愿找到著力點。

以我注意力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我無法同時覺知到這兩種方向相反的活動。我會沉浸在一種活動中,忽視或排斥另外一種活動。無論怎樣,我都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這兩種能量流決定了我的生活,我的內(nèi)在有兩種特質(zhì)。我必須學會在覺察到低等特質(zhì)的同時記得高等特質(zhì)的存在。同時活出這兩種特質(zhì)會給我?guī)頀暝?。我需要對自己的這兩個面向留下有意識的印象,先是對單一面向的印象,然后是對兩個面向同時的印象。低等特質(zhì)必須為高等特質(zhì)服務,但服務是什么意思呢?我必須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并欣然接受。我是被召喚至此的。我必須看到如果我沒有臨在,就只會去服務于我的?!拔摇保瑥亩贡举|(zhì)的我走向滅亡。這樣的話,在這兩種能量流之間什么都沒有,沒有任何人在那里。

關鍵在于讓這兩種力量在我的內(nèi)在扎根,并去維持它們之間一種穩(wěn)定的連接。直到現(xiàn)在,那個下降的能量流一直都是我臨在的主人,它沒有遇到任何的挑戰(zhàn)。上升的能量流源自想要存有的意志——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意志”,而是一種“渴望存有”的意志。首先我需要把這種意志釋放出來,給它空間。我必須接受自己被動的狀態(tài),只有我真正地處于被動狀態(tài),才能感受到那種活躍的振動。我在平常狀態(tài)下唯一能夠做出的努力就是主動地保持被動狀態(tài)——這就是一種有意識的努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