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超越套路的劇作法》1.1 傳統(tǒng)方法(5)

超越套路的劇作法 作者:(美)肯·丹西格


上進式動作

上進式動作(rising action)貫穿動作線的首尾,并意指在故事進行中主角遭遇的沖突強度在逐漸加強。沖突當然是在第三幕達到最高潮。在第二幕、第三幕開始時,上進式動作往往稍稍回落,以凸顯其后排山倒海而來的高潮戲,見圖表。

潛文本

潛文本(subtext)是背景故事或主角的內在掙扎,是主角內心沖突的抉擇過程。潛文本通常表現(xiàn)為人物的情感狀態(tài),如愛/ 恨、求生/ 欲死。當然,不見得每個劇本都涉及這么根本性的感情,但能傳世的電影都會具備這些人性共通的深刻層面。當電影劇本的潛文本挖到人性最深處時,它比表面上的動作更能打動人心。

意 外

正如我們之前提到過的,一些意外(surprise)的元素對于電影劇本來說非常重要。無論這意外是關于情節(jié)的還是人物的,也無論它就整個劇本的意義而言是多么微不足道,讓觀眾一路發(fā)現(xiàn)意外是維持其觀影興趣的一個重要手段。就程度而言,在劇本后段發(fā)現(xiàn)的意外應比在前段發(fā)現(xiàn)的更強更有力。

逆 轉

情節(jié)的逆轉(reversal)同時代表了主角命運的逆轉。這種技巧不僅使故事爆發(fā)出戲劇張力,同時也引起讀者高度關注主角的命運。不過,逆轉技巧的使用必須加以節(jié)制。一個劇本若出現(xiàn)太多逆轉,其沖擊力反而會降低。對逆轉的小心應用才會使沖擊力最大化。

轉折點

使用轉折點(turning point)能制造意外效果,調動心理期待,加強情節(jié)張力,從而持續(xù)觀眾對故事的興趣。轉折點有主要和次要之分,逆轉便是一種主要的轉折點。次要的轉折點經(jīng)常通篇分置于各幕中。劇本前段的主要轉折點的功能在于開啟故事并陳列出主角即將面臨的各項選擇。而后段的主要轉折點則指向主角如何解決危機,從而使故事的焦點收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