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壞人是不會改好的》文化交流(1)

壞人是不會改好的:季羨林人生雋語 作者:老愚


文化交流

從整個世界自古至今文化發(fā)展的情況來看,一個文化,不管在某一時期內(nèi)發(fā)展得多么輝煌燦爛,如果故步自封,抱殘守缺,又沒有外來的新成分注入,結(jié)果必然會銷聲匿跡,成為夏天夜空中的流星。

佛都是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中國人接受了這一個外來的宗教以后,并不是墨守成規(guī)、原封不動地把它保留了下來,而是加以改造和提高,加以發(fā)揚光大,在傳播過程中,形成了許多宗派。總起來看,在律的方面--僧伽組織方面的改變,比起在教義方面的改變與發(fā)展,要少一些,要不太引人注目一些。在佛教義理方面,中國高僧在幾百年上千年的鉆研與學習中,有了很多新的發(fā)展,有的又“倒流”回印度,形成了我所說的“佛教的倒流”。

佛教幾乎影響了中華文化的各個方面,給它增添了新的活力,促其發(fā)展,助其成長。

有的史學家形象地說,在古代印度沒有年代的一片黑暗中,有一根閃光的柱子,這就是釋迦牟尼的生卒年代。確定了這個年代,以前以后的幾件大事的年代的確定就都有了可靠的依據(jù),因而才真正能談到歷史。而釋迦牟尼年代的確定,中國載籍起了很大的作用,《大唐西域記》對于確定佛陀生卒年月也起過作用。

統(tǒng)觀《大唐西域記》全書,包括了一百多個“國”,玄奘的記述有長有短,但是不管多么短,他的記述似乎有一個比較固定的全面的章法:幅員大小、都城大小、地理形勢、農(nóng)業(yè)、商業(yè)、風俗、文藝、語言、文字、貨幣、國王、宗教等等。這些方面幾乎都要涉及到。當時和今天要想了解這個“國”,除了以上這些方面,還要了解些什么呢?他能用極其簡潔的語言描繪大量的事實,不但確切,而且生動。所以,我們可以說,玄奘是一個運用語言的大師,描繪歷史和地理的能手,而《大唐西域記》是一部稀世奇書,其他外國人的著作是很難同這一部書相比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