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這個社會會好嗎》[寬恕]沒有和解就沒有未來(7)

這個社會會好嗎 作者:熊培云


兩位母親的故事

接下來說說兩位母親的故事。

一位是德國母親。2000年4月1日深夜,來自江蘇北部沭陽縣的四個失業(yè)青年鉆到南京一棟別墅行竊,被發(fā)現(xiàn)后,他們持刀殺害了屋主德國人普方(時任中德合資揚州亞星—奔馳公司外方副總經(jīng)理)及其妻子、兒子和女兒。隨后四人被捕并被法院判處死刑。出人意料的是,案發(fā)后普方的母親專程從德國趕到南京,在了解相關案情后,老人竟然寫信給地方法院,希望法院網(wǎng)開一面。不過江蘇省高院最后還是駁回了4名被告的上訴,拒絕了受害者家屬的求情,維持死刑的判決。但故事并沒有因此結束,同年11月,在南京居住的一些德國人及其他外國僑民設立了紀念普方一家的協(xié)會,自此致力于改變江蘇貧困地區(qū)兒童的生活狀況。

另一位是中國母親。她叫梁建紅,家住河北邯鄲。我在鳳凰衛(wèi)視做節(jié)目時,主持人還特別連線了她。幾年前,梁建紅唯一的兒子在結婚前10天,因為500元工資未能及時給付而被工友捅了十幾刀。誰知道為了給年輕的兇手留一條生路,她竟然不顧親友阻攔指責,忍悲含痛進京為兇手求情。在法庭上,兇手當庭跪倒哭叫媽媽,法官、檢察官、兇手家屬、辯護律師無不淚下……兇手最終被輕判有期徒刑12年,重獲生機。

梁建紅說:“我今天想跟法庭說,能輕判他就輕判他吧。都是父母養(yǎng)的,我的兒子已經(jīng)死了,就是判他死刑,我兒子也活不了了。有就讓他賠我點錢,賠不了就算了,看見他就想起我兒子。宋曉明還年輕,我就當是行好了,不要求嚴懲他……”

聽完上面兩個故事,諸位也許漸漸能理解我前面說的“他的生命里有我余生”了。寬恕有可能在你的仇人身上拓展你的生命,而同態(tài)復仇必定是終結一切。有罪者如果能夠真誠地悔過他對另一個人的殺害,他會盡量去彌補他的過失,去幫助受害者完成生前未完成的事情。一個人被殺,國家再殺殺人犯,實際上連續(xù)做了兩次減法。死者及其家人除了捍衛(wèi)“殺人償命”的古訓,究竟又得到了什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