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我正在寫一本關于拖延的書,而你正在閱讀它,我們姑且將它視為人性的一種弱點。人性的經濟學模型并非大錯特錯,只是還不夠完善。我們通常會根據(jù)自己相信的(即期望)這些激勵在何種程度上可得,來對激勵(即價值感)做出反應。不過,這還不是全部——還有第三個因素:時間。
經濟學家早該更新他們關于人性如何面對時間的模型了,不止我一個人這樣認為。早在 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信號理論之父喬治·阿克爾洛夫(George Akerlof)在美國經濟學會做了題為《拖延與服從》的演講。他提到,如果能考慮到人們?yōu)楹畏抢硇缘卣J為當前成本要比未來成本更大,他們的理論就會更完善。在隨后的幾年里,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喬治·羅文斯坦(George Loewenstein)在與別人的合著《跨越時間的選擇》(Choice over Time)中,回顧了經濟學如何更好地將時間考慮在內。
從此以后,行為經濟學,一個考慮了時間因素的經濟學的分支學科應運而生。行為經濟學家僅僅通過觀察世界就修正了原來的經濟學模型,就好比你睜眼開車就保持了平穩(wěn)行駛。聽上去,很合理吧?
最吸引經濟學家的時間理論來自于心理學的行為主義領域。行為學派學者發(fā)展出了一個簡單的公式,叫做相配假說(matching law),已經證明在預測老鼠以及人類的一般行為方面相當準確。以下是相配假說最簡單的一種形式:
期望 ×價值感/推遲
期望乘以價值感,再除以推遲。由此可得,你拖延得越嚴重,你的動機就越小。
將時間放在公式中,會有多重要呢?我發(fā)明了一個游戲,叫做“現(xiàn)在成交還是將來成交”。假設你是比賽選手之一,而且已經贏了 1 000元。10張嶄新的百元大鈔交到你的手中,你塞進了口袋。不過,我還有另一張支票——一筆有保障的錢,只是要推遲到一年以后才能兌現(xiàn)。這就成了一個兩難局面。我至少要在支票上填多少的金額,才能讓你心甘情愿地掏口袋,交還所有鈔票,換走這張支票,然后等整整 365天再提現(xiàn)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