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jié)果也許并不令人意外,我們發(fā)現(xiàn)一旦有機會,許多人就會謊報他們的得分。在控制條件下,20個矩陣問題中參與者平均可以解決4個問題。而在粉碎機條件下,他們聲稱自己解決的平均問題數(shù)為6個—比控制條件下多了2個。總體表現(xiàn)的提高并不是幾個人對自己解決的矩陣問題謊報得太多的結(jié)果,而是很多人各謊報了一點兒的結(jié)果。
錢越多就越容易誘發(fā)欺騙行為嗎?
在掌握了誘發(fā)不誠實行為的基本因素后,我與妮娜還有昂開始調(diào)查影響人們的欺騙行為的原因。理性犯罪的簡單模式告訴我們,當人們有機會得到更多的錢且不會被抓到或被懲罰時,就容易產(chǎn)生欺騙行為。這個說法聽上去很簡單,也很吸引人,所以我們決定接下來要對其進行驗證。我們設計了另一個版本的矩陣實驗,這個實驗與上一個的不同之處在于,參與者正確解決矩陣問題后得到的報酬數(shù)將有所改變。某些參與者每解決一個矩陣問題就能得到25美分,還有的參與者會得到50美分、1美元、2美元或5美元。如果我們所承諾的最高報酬是每解決一個矩陣問題能得到10美元,你認為會發(fā)生什么呢?欺騙的數(shù)量會隨著報酬的增加而增加嗎?
在揭曉答案之前,我想先給你講一個相關的實驗。這一次,參與者不用去完成矩陣任務,只需猜測那些在粉碎機條件下接受了不同額度報酬的參與者會說他們正確地解決了多少個矩陣。參與者們預測:隨著報酬的增加,當事人聲稱其正確解決的矩陣問題數(shù)會增加。基本上,他們憑直覺得來的結(jié)論與理性犯罪的簡單模式的假說是相同的。但是,他們的判斷錯了。結(jié)果證明,當我們查看欺騙的程度時,無論報酬是多少,參與者平均都只多報了2個問題。實際上,當我們承諾每解決一個矩陣能得到10美元的最高報酬時,欺騙程度甚至略微下降。
為什么欺騙程度沒有因為報酬的增加而上升呢?為什么報酬最高的時候,欺騙程度反而降低了呢?人們對報酬的不敏感表明,欺騙行為很有可能不是通過成本收益分析而得出的結(jié)果。如果是通過成本收益分析而得來的結(jié)果,利益的增加(報酬的增加)就應該引起更多的欺騙才對。為什么報酬最高的時候,欺騙程度卻是最低的呢?我猜想,當參與者每解決一個矩陣問題就能獲得10美元時,他們很難做到在欺騙的同時仍然認為自己是正直的(我們后面還會就此進行討論)。當正確解決每個矩陣問題可得到10美元時,我們所說的欺騙程度并不像從辦公室拿走一支鉛筆那樣輕松,這時的欺騙行為與從辦公室取走幾盒鋼筆、一個訂書機以及一令打印紙更為相似。這種行為難以讓人忽視或?qū)⑵淅硇曰?/p>
不誠實的程度取決于我們自身的道德感
我們下一個實驗將要關注的是,如果參與者感到自己很可能會被抓住,會發(fā)生什么。在這個實驗中,我們主要使用了一臺局部安全監(jiān)視器,其作用等同于人在監(jiān)視。
我們要求一個小組的參與者粉碎掉自己1/2的答卷,這就意味著,如果他們作弊的話,我們就有可能從中得到證據(jù)。我們又要求另一組參與者粉碎他們所有的答卷,這就意味著就算他們作弊也不會受到懲罰。最后,我們要求第三個小組粉碎其全部答卷,離開測試房間,并從一個裝有超過100美元的零錢和硬幣的大錢箱中自行取出報酬。在這個自取報酬的條件下,參與者不僅能在作弊后不受懲罰,還可能多拿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