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道的貿(mào)易,則盛于交廣一帶。西洋史上,說在漢代日南、交趾之地,是東西洋貿(mào)易中樞。日本桑原騭藏《東洋史要》中古期第四篇第四章。案《史記?貨殖列傳》說:“番禺為珠璣、玳瑁、果、布之湊?!狈?,便是現(xiàn)在廣東的首府。這些,都是后來通商的商品。然在廣州的貿(mào)易,也很發(fā)達(dá)了?!稘h書?地理志》說:“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諶離國。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盧國。自夫甘都盧國船行,可二月余,有黃支國。自武帝以來,皆獻(xiàn)見,有譯長,屬黃門。與應(yīng)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離、奇石、異物……黃支之南,有已程不國。漢之譯使,自此還矣?!毙炻?、合浦,都是現(xiàn)在廣東的縣。其余國名,不可悉考。而黃支,或云即西印度的建志補(bǔ)羅。Kancipura,名見《大唐西域記》。若然,則中、印的交通,在陸路雖然阻塞,而在海道,又久有使譯往還了。又《山海經(jīng)》一書,昔人視為荒唐之言。據(jù)近來的研究,則其中實含有古代的外國地理。此書所載山川之名,皆及其所祀之神,大約是方士之書。詳見拙撰《先秦學(xué)術(shù)概論》下編第九章。其兼載海外諸國,則因當(dāng)時方士,都喜入海求神仙,所以有此紀(jì)錄。雖所記不甚真確,然實非子虛烏有之談。據(jù)近來的研究,《山海經(jīng)》所載的扶桑,便是現(xiàn)在的庫頁島。三神山指日本。君子國指朝鮮。白民系在朝鮮境內(nèi)的蝦夷。黑齒則黑龍江以南的魚皮韃子。又有背明國,則在今堪察加半島至白令海峽之間。果然,則古代對東北,航線所至,也不可謂之近了。詳見馮承鈞譯《中國史乘中未詳諸國考證》。交通既啟,彼此的文明,自然有互相灌輸?shù)??!稘h書?西域傳》說:當(dāng)時的西域人,本來不大會制鐵,鐵器的制造,都是中國人教他們的。這件事,于西域的開發(fā),當(dāng)大有關(guān)系。在中國一方面,則葡萄、苜蓿、安石榴等,葡萄(VitisVinifera),苜蓿(MedicagoSativa),安石榴(PunicaGranatum)。都自外國輸入。又木棉來自南洋,后世稱為吉貝或古貝,在古時則稱為橦。《蜀都賦》“布有橦華”,“橦花柔毳,可績?yōu)椴??!本褪谴宋??!妒酚?貨殖列傳》所謂“珠璣、玳瑁、果、布”之布,也想必就是棉織品了。又《說文》:“■,石之有光者璧■也,出西胡中。”此即《漢書》的“璧流離”。初系礦物,后來才變?yōu)橹圃炱?。段《注》:“師古曰:此蓋自然之物……今俗所用,皆銷洽石汁,加以眾藥,灌而為之。”此等物,于中國的工業(yè),也頗有關(guān)系。至于佛教的輸入,則其關(guān)系之大,更無待于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