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歷史大師談》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22)

中國歷史:大師談 作者:張蔭麟


第九節(jié) 封建組織的崩潰

我們對于商朝的政治組織,所知甚少,所以無法拿商、周兩朝的政治組織作詳細的比較。但其間有一重大的差異點是可以確知的。商朝創(chuàng)建之初并沒有把王子分封于外,以建立諸侯國。商朝王位的繼承,是以兄終弟及不分嫡庶為原則的。但到了無弟可傳的時候,并不是由所有的伯叔兄弟以次繼承由末弟諸子抑或由其先兄諸子以次繼承亦無一定。在這種情形之下,第二世以后的王子總有許多不得為王的。這些不得為王的王子是否有的被封在外建國,這問題無法確答。但周朝的舊國當中,從沒聽說是商朝后裔的。而唯一奉殷祀的宋國,卻是周人所建??芍踝臃址獾氖略谏坛舨皇墙^無,亦稀有。但在周朝,則不然了;王位是以嫡長子繼承的;王的庶子,除在少數(shù)例外的情形之下如王后無出,或嫡長子前死,都沒有為王的資格;所以文王、武王的庶子都受封建國,其后周王的庶子在可能的限度內或被封在畿外建國,或被封在畿內立家。這商、周間的一大差異有兩種重大的結果。第一,因為王族的向外分封,周朝王族的地盤,比之商朝大大的擴張了。王室的勢力,至少在開國初年大大的加強了;同時王的地位也大大的提高了。周王正式的名號是“天王”,通俗的稱號是“天子”,那就是說,上帝在人間的代表。第二,王族的向外分封也就是周人的向外移殖;這促進了民族間的同化了,也就助成了“諸夏”范圍的拓展。

嫡長繼承制把王庶子的后裔逐漸推向社會的下層去,而助成平民即所謂庶人地位的提高。周王的庶子也許就都有機會去做畿外的諸侯或畿內的小封君;他的庶子的庶子也許還都有機會做畿內的封君;但他的庶子的庶子的庶子則不必然了。越往下去,他的后裔胙土受封的機會越少,而終有儕于平民的。所以至遲在前七世紀的末年畿內原邑的人民,便會以“此誰非王之親姻”自夸。隨著貴族后裔的投入平民階級里,本來貴族所專有的教育和知識也漸漸滲入民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