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文學(xué)大師談》第四章 新樂府辭(3)

中國文學(xué):大師談 作者:鄭振鐸


所謂新樂府辭,和漢、魏的樂府是很不相同的。漢、魏樂府的題材是很廣賾的,從思婦之嘆,孤兒之泣,挽悼之歌,以至戰(zhàn)歌、祭神曲,無所不包括。但新樂府辭便不同了。她只有一個調(diào)子,這調(diào)子便是少年男女的相愛。她只有一個情緒,那便是青春期的熱愛的情緒。然而在這個獨(dú)弦琴上,卻彈出千百種的復(fù)雜的琴歌來,在這個簡單的歌聲里,卻翻騰出無數(shù)清雋的新腔出來。差不多要像人類自己的歌聲,在一個口腔里,反反覆覆,任什么都可以表現(xiàn)得出。新樂府辭的起來,和《楚辭》及五言詩的起來一樣,是由于民間歌謠的升格,郭茂倩《樂府詩集》及馮惟訥《古詩紀(jì)》皆別立一類,不和舊樂府辭相雜。他們稱之為“清商曲辭”。這有種種的解釋?!扒迳虡芬辉磺鍢贰薄_@話頗可注意。所謂“清樂”,便是“徒歌”之意罷《大子夜歌》:“絲竹發(fā)歌響,假器揚(yáng)清音。不知歌謠妙,聲勢出口心”,可為一證。故不和伴音樂而奏唱的舊樂府辭同列。蓋凡民歌,差不多都是“徒歌”的。在“清商曲”里,有江南吳歌及荊楚西聲,而以吳歌為最重要至今吳歌與楚歌還是那末婉曼可愛。馮惟訥謂“清商曲古辭雜出各代”,而始于晉。這見解不差。在晉南渡以前,這種新歌是我們所未及知的。到了南渡之后,文人學(xué)士們方才注意到這種民歌,正如唐劉禹錫、白居易之注意到《柳枝詞》等等民歌一樣。其初是好事者的潤改與擬作,后乃見之弦歌而成為宮廷的樂調(diào)。這途徑也是民歌升格運(yùn)動的必然的程序。

“吳聲歌曲”當(dāng)是吳地的民歌。其中最重要的為《子夜歌》?!短茣?樂志》:“晉有女子名子夜,造此聲,聲過哀苦。”這話未必可信。“后人更為四時行樂之詞,謂之《子夜四時歌》,又有《大子夜歌》《子夜警歌》《子夜變歌》,皆曲之變也。”《樂府解題》今存這些“子夜歌”凡一百二十四首,幾乎沒有一首不是“絕妙好辭”。像“攬枕北窗臥,郎來就儂嬉。小喜多唐突,相憐能幾時”;“夜長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聞散喚聲,虛應(yīng)空中諾”《子夜歌》;“春林花多媚,春鳥意多哀。春風(fēng)復(fù)多情,吹我羅裳開”;“初寒八九月,獨(dú)纏自絡(luò)絲。寒衣尚未了,郎喚儂底為”《子夜四時歌》,那末漂亮的短詩,確是我們文庫里最圓瑩的明珠。“歌謠數(shù)百種,《子夜》最可憐”《大子夜歌》,這可想見那歌聲的如何宛曼動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