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側面之二:浪費
美國是世界上能源消耗最多的國家,雖然現在中國在大步地趕上來,但是還是不能跟美國比。美國消耗的能源,很大部分在于浪費。浪費之一的表現就是美國的日用品商店幾乎是讓人昏眩般地大,特別是在大城市,比如休斯頓這樣的地方。這些商店,如果我形容,就是要多大有多大,也就是要多昏眩有多昏眩。在我看來是要多丑陋有多丑陋,看見他們,我的眼睛都厭煩,用英文說他們是我的eye-sour—讓我的眼睛疼。
我以前每年來這里幾次看妹妹一家,我們不太常常逛商店,大多是帶著孩子去玩,或到海邊上去。偶爾到過一兩次市中心的大的魔(mall—多家百貨服裝店在一起的地方),也是因為別的原因諸如孩子去滑冰等等。所以多年來,我對休斯頓的商業(yè)文化沒有概念。這次來,我跟妹妹去商店買日用品,包括牛奶檸檬茶之類的日常必需品,結果發(fā)現,這里的日用品店大得,巨大得,魔大得你進去就煩的地步,到了我?guī)缀踹M去頭就要昏眩,幾分鐘后就要爆炸。這里的一般大眾最通常買日常東西青菜肉油鹽醬醋,牛奶咖啡茶的地方,如Kroger, 沃爾馬,目標(Target),等等,都大得你一進去就找不著北的地步,加上新開的HEB等,更大,更魔大,我進去,沿著一架一架的貨物走,走了十分鐘,覺得厭煩之極,我完全不明白為什么這里要建這么多大的不得了的商店,純粹是一種對能源的浪費。
世界能源都在危機之中。前天的《華爾街時報》頭版中心的消息說,馬尼拉的人們上街暴動,抗議美國加油站汽油漲價。在美國坐飛機,今天的報紙說,從此連飲料都不免費給了,因為要節(jié)約費用,主要是找措施補償油價上漲的虧損。美國的油價在漲,我甚至希望漲得更多,漲到人們都不開車的地步去。但是其實現在的油價并不僅僅是因為石油資源越來越少,而主要的是石油公司在利用人們對能源危機的意識為自己謀巨利。人的貪婪的本性和資本主義物質世界對人進行的誘惑,美國和中國共同一起,將來要把世界都毀滅掉。我走出這樣的商店,對妹妹說。妹妹也說,她也到了不能來這些店的地步,太大了,買一瓶牛奶要進商店走十分鐘,浪費時間和精力。
記得去年學者荒林來美國,三天后給我打電話說,天哪,美國人沒有節(jié)省空間的概念,他們的停車場大得不得了,他們的商店大得不得了。我聽了默然。是的,美國是一個遼闊的國家,德克薩斯是美國最遼闊的州。也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休斯頓在近五年內建設的新的社區(qū),什么都大得讓你覺得人生很無聊,好像要跟這個州的面積成正比。當然這只是我的感覺。這些商店設立的目的就是為這些新社區(qū)的新富們服務。他們都在全球化的潮流中成為中產階級,或中上階級,享受第三世界勞工給他們創(chuàng)造的無數的物質產品?,F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中國工人,就不會有美國的中產階級生活。這些花花綠綠的產品,本質上不都是生活必需,大部分還是生活奢侈浪費的東西。這種奢侈浪費也不是什么高檔消費,而是物質膨脹,家家戶戶都是這種垃圾,堆得像小山,完全不需要。
昨天帶米芽和博納看電影Wall. E (維力),講的就是地球在一百年后將被一個名字叫Buy & Big (買和大)的公司完全控制。這個公司的主要目標就是要人們買買買,買大的,買巨大的,完全不顧對資源的浪費和環(huán)境的保護,結果是地球不再適合人類居住,只好發(fā)出衛(wèi)星,在宇宙中等待。我看這部非常好看的動畫片出來,看到電影院外面還有青草,很感激地想,謝謝上帝,這里還有青草。開車回家一路就是巨大商店連著巨大商店,看得我憤怒起來,我真擔心這些科幻電影成為現實。電影史表明,科幻電影一般在八十年左右就成為現實。
物質浪費與能源浪費密切相連。在這個能源越來越少的地球上,美國的浪費是人類的恥辱。美國的巨大商店是釘在美國臉上的恥辱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