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證有好有壞。一個邏輯不足的論證的成功,可能取決于讀者一時的情緒,或取決于他或她還沒有兼聽另一面這一事實,因此,一個好的論證必須經(jīng)受得住一時的情緒、反思和批判。這就既需要有效的修辭,又需要好的邏輯,因此,掌握論證的基本規(guī)則,意識到那些忽視這些規(guī)則的人存在的司空見慣的缺陷,很重要。認清這些規(guī)則和警告,不僅有助于你避免那些所謂的謬誤--而且也可以使你有效地批判其他人的論證。你曾聽人說過這樣的話嗎?“嗯,我總覺得這個論證有問題,但不確定哪里有問題”。了解一點邏輯,或許有助于你看清一個論證的問題所在。
標準的邏輯教科書強調(diào)兩種主要的邏輯論證形式:
1. 演繹論證:通過認可的邏輯規(guī)則從一個陳述推出另一個陳述;任何接受前提的人邏輯上必定會接受由此前提得到的結論。
2. 歸納論證:從一個陳述中推斷出另一個陳述,但是,即使所有前提為真,由此得出的結論也有可能為假。歸納論證最熟悉的例子是概括,即從一組具體觀察中得出一個被稱為“假說”的一般陳述。
演繹論證
當一個演繹論證正確地遵守演繹規(guī)則時,它就是有效的,此時若前提為真,結論就不可能為假。在這個意義上,前提保證了結論的真。以下就是最熟悉規(guī)則的一些例子:
1. 要么是菲莉斯,要么是佛瑞德。(菲莉斯或佛瑞德。)
不是菲莉斯。
因此,是佛瑞德。
2. 湯姆和杰瑞昨晚都去了馬戲團。(湯姆昨晚去了馬戲團,以及杰瑞昨晚去了馬戲團。)
因此,湯姆昨晚去了馬戲團。
3. 如果卡羅爾獨自做完這一切,那么她就是勇敢的。
卡羅爾獨自做完了這一切。
因此,卡羅爾是勇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