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切有情,都無掛礙》納蘭性德(15)

一切有情,都無掛礙 作者:馬文戈


康熙十七年,在友人顧貞觀的幫助下,納蘭性德將自己的詞作匯編成集,題名為《飲水詞》?!讹嬎穭t取之于釋典中常用的一句成語:“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納蘭性德出身于相門宰府,在綺羅香澤中長大,卻認(rèn)為自己“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是“偶然間,淄塵京國、烏衣門第”。其哀怨欲絕的吐屬與雍容華貴的身分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引起了他人的不解或誤解,甚至連他的故友曹寅也萌生“納蘭心事有誰知?”的疑問,也只有納蘭性德自己才能體會(huì)到這說不清、道不明的內(nèi)心之苦。由參悟徹見自性,此即“飲水”之謂也。由詞籍題名的變更,我們可以看得出他已經(jīng)傾心向佛。值得一題的是,納蘭性德有幾首悼亡詞,佛教色彩格外濃烈。這些詩詞寫的婉麗凄清,哀怨動(dòng)人。如這首《望江南》:

挑燈坐,坐久憶當(dāng)時(shí),

薄霧籠花嬌欲泣,夜深微月下楊枝。

催道太眠遲。

憔悴去,此恨有誰知。

天上人間俱悵望,經(jīng)聲佛火兩凄迷,

未夢(mèng)先以疑。

這是納蘭性德在雙林禪院為亡妻守靈時(shí)寫的一首詞。按照風(fēng)俗,納蘭家人將盧氏的棺柩臨時(shí)安厝在雙林禪院有近一年的時(shí)間,在此期間,他們請(qǐng)僧侶做法事,以超度盧氏的亡靈早日得以安生,然后再選擇吉日出殯,直到康熙十七年七月二十八日才歸葬到玉河皂莢屯之祖塋。

好一個(gè)“經(jīng)聲佛火兩凄迷”。盧氏的死,給納蘭性德沉痛的打擊,使他深感生命之無常,在為守亡妻守靈的日子里,他置身于寺廟經(jīng)聲佛火的氛圍,聽著風(fēng)吹落葉和僧敲魚磬的聲音,仿佛已成了一位未剃度的出家之人。但他情孽深重,始終忘不了盧氏,甚至還回想起愛妻曾在月夜里催促他早寢的情形,仿佛是做了一場夢(mèng)。

納蘭性德曾多次向佛菩薩稽首跪拜,拈香誦經(jīng),他如此虔誠,并不是為了自己的往生,而是希望盧氏能夠在以慈悲為懷的佛菩薩佑護(hù)下得以復(fù)活。如他在《浣溪沙》詞中寫到:

拋卻無端恨轉(zhuǎn)長,茲云稽首返生香,

妙蓮花說試推詳。

但是有情皆滿愿,更從何處著思量,

篆煙殘燭并回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