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私的基因》前言(2)

自私的基因 作者:(英)理查德·道金斯


我是個行為生態(tài)學家,所以動物行為是本書的主題。我接受過行為生態(tài)學的傳統(tǒng)訓練,從中獲得的教益是不言而喻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牛津大學我曾在廷伯根(Niko Tinbergen)指導下工作過12個年頭。在那些歲月里,他對我的影響之深,恐怕連他自己也想不到。“生存機器”這個詞語雖非實際出他口,但說成是他的首創(chuàng)亦不為過。近年來,行為生態(tài)學受新思潮的沖擊而生機勃發(fā)。從傳統(tǒng)觀點來說,這股思潮的來源不屬行為生態(tài)學的范疇。本書在很大程度上即取材于這些異軍突起的思想。這些新思想的倡導者主要是威廉斯、史密斯、漢密爾頓和特里弗斯(R. L. Trivers),我還將分別在有關章節(jié)中提及。

各方人士為本書的書名提出過許多建議,我已將他們建議的名稱分別移作有關各章的題目:“不朽的螺旋圈”,克雷布斯(John Krebs);“基因機器”,莫里斯( Desmond Morris);“基因道德”,克拉頓–布羅克(Tim Clutton-Brock)和瓊·道金斯(Jean Dawkins),為我向他們表示謝意,另外,特向波特(Stephen Potter)表示歉意。

盡管假想的讀者可以作為寄托虔誠希望的對象,但同現(xiàn)實生活中的讀者和批評家相比,畢竟無太大實際意義。筆者有一癖好,文章非改上幾遍不肯罷休。為此,瑪麗安·道金斯(Marian Dawkins)不得不付出艱辛的勞動。對我來說,她對生物學文獻的淵博知識,對理論問題的深刻理解,以及她給予我的不斷鼓勵和精神上的支持,都是我從事此項工作不可或缺的??死撞妓挂查喿x了全書初稿。有關本書的議題,他的造詣比我深。而且他毫不吝惜地提出許多意見和建議。湯姆森(Glenys Thomson)和博德默(Walter Bodmer)對我處理遺傳學論題的方式提出過既誠懇又嚴格的批評。而我所做的修改恐怕還不能完全使他們感到滿意,但我總希望他們將會發(fā)現(xiàn)修訂后的稿子已有所改進。他們不厭其煩地為我花費了大量時間,對此我尤為感激。約翰·道金斯以其準確無誤的眼力指出了一些容易使人誤解的術語,并提出了難能可貴的修改意見。再找到比斯坦普(Maxwell Stamp)更適合更有學問的“外行”了。他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初稿中一個帶有普遍性的文體缺陷,這對我完成最后一稿助益匪淺。最后,我還要向牛津大學出版社的羅杰斯(Michael Rodgers)表示謝忱。他審閱過我的手稿,所提意見富于助益;此外,他在負責安排本書的出版工作方面,做了許多分外的工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