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九個性情各異、生長環(huán)境又完全不同的子女,梁啟超如何實行其教育主張? 他的為父之道,又有哪些是常人所不及的呢?他在寫給孩子的許多信中反復提到一 點,就是發(fā)自肺腑的、自然純真的愛。他說 :"你們須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 對于你們的愛情,十二分熱烈。"(《際遇-梁啟超家書》,157 頁)這是一種博大的愛, 包容的愛。這種愛不僅惠及他的九個子女,也無私地給予女婿和兒媳。梁思成與林 徽因成婚后,他寫信給二人,表達他的喜悅之情。他寫道:"我以素來偏愛女孩之人, 今又添了一位法律上的女兒,其可愛與我原有的女兒們相等,真是我全生涯中極愉 快的一件事。"(同上,54 頁)有一次,他讀了一整天的書,晚上又喝了點兒酒,有些醉了,于是,"書也不讀了,和我最愛的孩子談談罷",便在信里和思順聊起了家 常,稱贊女婿周希哲"勤勤懇懇做他本分的事,便是天地間堂堂的一個人"。(同上,115 頁)他在世期間,成家的孩子只有思順和思成,兩個孩子的婚事都是他"包辦"的, 對此他頗為有些自得,認為是他最成功的作為之一。在他晚年,思順、思成、思永、 思忠、思莊都在國外,或工作,或讀書,這些孩子沒有不盼著他來信的,常常是兩 三個禮拜接不到他的信,就撅嘴抱怨。百忙之中,給孩子們寫信,也成了他的最大快樂和享受。
應該說,父母愛其子女本是天經(jīng)地義的,它來自人的天性,過去講舐犢之情,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但這種愛通常容易異化為兩種方式 :一種是溺愛,孩子想怎樣 就怎樣,要星星不給月亮,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多是逆子或廢物 ;另一種是棍棒之下出 孝子,恨鐵不成鋼,又有"打是疼,罵是愛"的說法。問題在于,用棍棒教育孩子,有成才的,也有不成才的,甚至有變得很邪惡的。近代以來,中國總是挨打,貧弱 的原因一直深挖到家庭內(nèi)部,以為傳統(tǒng)的父子關系限制了孩子的發(fā)育和成長,鼓吹 兒子造老子的反。于是,百余年來,弒父之聲不絕,家教傳統(tǒng)斷裂,造成很惡劣的 影響。也有呼吁老子自覺的,要求做老子的先行解放了兒子,給兒子以自由。當時 就有人表示懷疑,"家庭革命,逆子叛弟,接踵而起,國胡不強"?(林琴南譯:《孝友鏡》之《譯余小識》,引自《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注 14,《魯迅全集》第一卷,142 頁)搞得很熱鬧,怎么不見國家強大起來呢?
可見,不是這樣簡單。過去我們讀魯迅,得到過一種認識,以為父子關系是講不得孝道,也講不得養(yǎng)育之恩的。一講,就沒有愛了,就是長者本位與利己思想, 就是重權利而輕責任、輕義務,就是利害關系、交換關系,就是"人乳喂豬",無非要豬肉肥美。這種認識的流行,其目的自然是要解放子女的精神和身體,造就一 代新人,卻也很容易變成放任和縱容。如果說傳統(tǒng)的溺愛是在物質(zhì)方面不加限制地 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那么,這種標榜幼者本位、解放孩子的新式溺愛,則表現(xiàn)為 在精神方面,在道德教育、人格培養(yǎng)方面主動放棄責任。特別是"進化論"的流行, 使得很多人相信,"后起的人物,一定尤異于前","長者須是指導者協(xié)商者,卻不 該是命令者"。(同上,136 頁)這樣的教育,新的一代或能成為獨立、自由的人, 卻也容易變成自私的人,不負責任的人,缺少社會情懷、人文情懷的人。為了孩子 能"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魯迅曾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理解,二是指導,三是解放。時至今日,做父母的恐怕很少有人是不肯理解和解放自己兒女的,但如何 指導他們,"養(yǎng)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 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同上),卻是個老大的難題。由于"弒父"在先,文化傳統(tǒng)被割裂,精神道德信仰陷入虛無,父母在孩子 面前基本喪失了話語權,即教育子女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完全歸結(jié)為孩子的逆反心 理是不對的,是社會在推卸責任),在這種情形之下,父母作為人生第一個老師的 資格自然是形同虛設,全部讓渡給只重知識教育的所謂幼教(所謂不輸在起跑線上),家教傳統(tǒng)既失,學校教育又在高考指揮棒的引領下放棄了人格培養(yǎng)的目標,于是, 所謂"幼者本位"發(fā)展到今天,便只剩下了子女對生活的享受,對權利的要求,沒有人告訴他們、指導他們應該承擔怎樣的責任和義務,怎樣為社會和家人盡自己的 力量,怎樣報答父母和社會的養(yǎng)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