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溝通障礙(6)

安靜:內(nèi)向性格的競爭力 作者:(美)蘇珊·凱恩


他們之間的愛會不會因此而縮水,或者說至少在爭吵的時候會不再喜歡對方?心理學家威廉·格拉齊亞諾進行了一項啟發(fā)性實驗,結果說明,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是肯定的。格拉齊亞諾將61名男生分成幾支球隊,模擬一場足球賽。一半的參與者被分配到一個合作性質(zhì)的友誼賽中,并被灌輸“足球對我們來說是很有用的,因為要想贏得一場足球賽,球隊成員就要相互配合”的觀念。另一半學生則被分配到一場強調(diào)球隊之間競爭的比賽中。每個學生都會看到一組幻燈片和制作好的隊友和對手的履歷,然后他們要對其他的隊員進行打分。

內(nèi)向者和外向者之間的差異在這期間就非常明顯了。被分配在合作友誼賽中的內(nèi)向者為所有隊員的打分—不只是他們的對手,還包括他們的隊友—要比那些分配在競爭賽中的內(nèi)向者所打的分數(shù)要高一些。外向者則恰恰相反,他們在被分配到競爭組時的打分更高。這些結果顯示了一些很重要的規(guī)律:內(nèi)向者喜歡在友好的情境下認識的朋友,外向者則喜歡在競爭中的對手。

另外一項針對中風病人在康復訓練中與機器人互動的研究,也得出了驚人相似的結果。內(nèi)向患者在與那些講話舒緩而溫柔的機器人的互動中表現(xiàn)得更好,而且可以進行更長時間的互動,這些機器人會說“我知道這個對你來說很難,但是請記住,這是為了你好”,還會說“做得很好,繼續(xù)加油”。而對于外向者來說,情況也剛好相反,他們會在那些支持性和積極的語言督促下更加努力,比如“你能比這做得更好,我知道你可以!”或者是用那種嚴苛的口氣說“專心做你的訓練”。

這些研究成果表明,格雷格和埃米莉必須面對一個有趣的挑戰(zhàn)。如果格雷格更喜歡那種強悍或帶有競爭性行為的人,埃米莉喜歡那種溫柔而和悅的人,那么他們之間對于聚會這一僵局要如何以一種相愛的方式達成一致呢?

密歇根大學商學院在一項研究中給出了一個有趣的答案,這項研究不是針對性格截然相反的夫妻,而是針對來自不同文化之間的協(xié)商者—例如,亞洲人和以色列人。76名來自香港和以色列的MBA學生參加了這項實驗,他們想象自己會在幾個月內(nèi)結婚,因此要同一家餐飲公司協(xié)商安排好婚宴。這個協(xié)商是通過視頻來完成的。

有的學生在視頻中見到的經(jīng)理非常友好,他們面帶笑容;其他的學生在視頻中見到的經(jīng)理卻易怒而充滿敵意。但是餐飲服務商的信息在這兩個案例中是相同的。因為還有一對新人也會在同一天完婚,所以價格有所上漲。你會接受,還是會放棄?

那些來自香港和來自以色列的學生對此事的反應完全不同。亞洲人接受來自一個友善的經(jīng)理的提案的可能性更高;僅有14%的人愿意同那些難相處的經(jīng)理合作,而71%的人愿意接受服務態(tài)度好一些的餐廳提案。但是,以色列人接受這兩種情況的可能性基本相同。換言之,同亞洲人之間的協(xié)商,態(tài)度同物質(zhì)一樣重要,而以色列人更關注傳遞的信息,不會因為對方表現(xiàn)出的態(tài)度是否和善而有所動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