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牛頓提出的主張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4點:
1.由議會立法強行規(guī)定一克朗硬幣的價值與一盎司白銀價值相等;
2.改變硬幣的法定面值比改變白銀價值更合理;“也就是說是將一克朗硬幣的價值增加到一盎司白銀的價值(6先令3便士),而不是相反將一盎司白銀價值減少到一克朗的價值”;
3.最大限度降低重鑄貨幣的成本;
4.應(yīng)當維持英格蘭和其他國家的金銀兌換率相同,以免套利行為沖擊國家貨幣體系。
在上述前三條建議中你會發(fā)現(xiàn)牛頓在處理貨幣的問題上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他既贊同威廉·朗茲提出的貶值建議,卻又無法繞開約翰·洛克所提出的“白銀為王”的理論,因為他骨子里堅持的是銀本位,但白銀的流失與黃金大行其道的現(xiàn)世狀況令他無法回避。最終這場爭論應(yīng)該算是以威廉·朗茲的勝出而宣告結(jié)束,但解決貨幣問題的方法真就如此簡單嗎?
事實上在往后的日子里,真正令統(tǒng)治層感到頭痛的是匯率的問題。牛頓在1696年針對金銀兌換率提出過一些看法:
“如果黃金在國內(nèi)比在國外更有價值,那么白銀及其鑄幣將被出口到國外并從那里買回黃金;然而,如果白銀及銀幣的價值增加得太多,同時又不成比例地增加黃金的價值,那么就會出現(xiàn)相反的情況?!?/p>
國際兌換率之間存在的差異使金銀及其鑄幣的動蕩起伏難以得到平息。無論是大爭論也好,或是英國政府之后的各種舉措也罷,在狹義上講都只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白銀與銀幣的價值不對稱。
威廉·朗茲的勝利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并非完全由于其理論對貨幣體系產(chǎn)生的良性影響,相信更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這種理論符合了統(tǒng)治層貪婪的本性。他和牛頓的理論加起來就是:讓硬幣變得更輕,但價值卻被強力規(guī)定為較過去更高。這樣一來,政府由于戰(zhàn)爭等各方面因素所造成的赤字都能夠得到極大緩沖,最終吃虧的是債權(quán)人而非債務(wù)人,而約翰·洛克當時所代表的一般財團及商會多數(shù)歸于債權(quán)人一列,這就使這場爭論的實際意義大打折扣。
從實際意義的角度觀察,以約翰·洛克、威廉·朗茲以及艾薩克·牛頓三人為代表的貨幣大討論并未推動金本位制的建立,他們所提出的各種理論無外乎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不解決根本問題。依當時的貨幣體系來看,如果不觸及到貨幣弊端的根本,則無論什么樣的理論或舉措都無法解決核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