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抽象高雅”的審美主題
浪漫主義美學十分強調(diào)審美對象的超現(xiàn)實主義特征,對于“彼岸”世界的盡情歌頌和憧憬正是浪漫主義的審美情趣所在。中國武俠動作電影作為一種商業(yè)類型片,歷來具有強大的“造夢”功能。同時,正所謂“千古文人俠客夢”,這種類型片的主題從來就具有獨特的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氣質(zhì)。進入新世紀,中國社會經(jīng)濟文化飛速發(fā)展,動作電影在國際領(lǐng)域產(chǎn)生巨大影響,于是出現(xiàn)了一個武俠動作電影的“清談”時代,傳統(tǒng)武俠動作電影“苦大仇深”、“劫富濟貧”、“民族存亡”等主題逐漸減少,代之以高雅、抽象、深沉的“形而上”主題。具體表現(xiàn)有:(1)愛情主題?!皭矍椤弊鳛橐粋€世界性藝術(shù)話題,幾乎在任何電影類型中都有涉及,然而長期以來,中國傳統(tǒng)武俠動作電影一味強調(diào)“陽剛”、“抗爭”、“犧牲”等男性主義話題,“愛情”主題始終沒有走入中心。新世紀中國動作電影在此方面有很大進展,“愛情”開始真正成為武俠動作片的主流話題。影片《神話》以絢爛奪目的場面講述了一個跨越千年的“愛情”神話;《十面埋伏》、《無極》以其復雜多變的敘事情節(jié)和人物關(guān)系,探討著世間“真愛”;《臥虎藏龍》被稱為武俠版的《理智與情感》,片中俞秀蓮與李慕白、玉嬌龍與羅小虎的“愛情”,也一直是導演傾情表述的話題;《天脈傳奇》以幽默爽朗的語調(diào),講述了一段失而復得的“愛情”。(2)哲理主題?!拔囊暂d道”是中國文學藝術(shù)的傳統(tǒng),然而,電影作為一種通俗的大眾藝術(shù),自其誕生之初,就本能地具有一種反“載道”特征,作為商業(yè)電影的動作片更是如此。然而,進入新世紀,中國文化要真正實現(xiàn)國際化傳播,就必須找到相應載體,于是動作電影擔當起了這個責任。從實踐來看,動作電影對于中國文化中的特定“哲理”的解析與表達是成功的。影片《霍元甲》以曲折的故事、精彩的動作揭示出“止戈為武”的武學哲理,《英雄》以無名刺秦的內(nèi)心突變表達出“天下”的不同含義,《天脈傳奇》、《天地英雄》以一段歷險傳奇闡釋出“舍利子”的大愛寓意,《功夫》以一種遞進式的人物圖譜說明了“大隱隱于市”的深刻禪理。(3)道德主題。中國文化以道德為本位,道德取向是傳統(tǒng)觀念當中判斷一切是非的根本標準。中國武俠動作電影作為本土品種,一直堅持“道德為本”的主題定位。進入新世紀,在此主題的統(tǒng)領(lǐng)下,創(chuàng)作者們開始加入多樣化的“道德”元素,將動作電影對“道德主題”的探討推向更深層次?!稛o極》作為一部投資巨大的華語動作大片,在廣泛吸收西方故事原型和敘事結(jié)構(gòu)的同時,始終沒有偏離對“信仰”、“背叛”、“誠實”等主題的討論;《殺破狼》的“七殺”、“破軍”、“貪狼”依次代表“毀滅”、“斗爭”、“貪婪”,影片將“善惡報應”的傳統(tǒng)道德演繹得入木三分;《龍虎門》以對主人公王小龍極為夸張的風格化塑造,表現(xiàn)“責任”、“正義”的深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