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踏出正確的第一步——定義談判
街頭談判心法
談判要學的不是獲得與停損,而是如何給予、停利才重要。前文的一番話讓惠芳和建榮恍然大悟,倒是阿賢皺著一張臉:“老大啊,我的狀況和他們可不一樣!我認清本分苦學談判,可是別說業(yè)務方面,就像今天連案子都沒談成,回家和老婆吵的架也沒少過啊!”
我眨了眨眼睛,這個答案可是重頭戲了:“阿賢,請你告訴我,你覺得談判是為了什么?”
“讓對方把錢交給我!”“說服別人認同我是正確的!”“擊敗坐在我對面的強敵!”阿賢一副心有不甘地說。
我搖搖頭:“錯了!錯了!談判源于一件最根本的事:學習與自己的欲望對話,也就是徹底了解自我的需求。借著了解自我需求,才能更進一步了解如何與他人圓融地溝通,所謂的談判,不是說清楚各自的立場,而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了解自己的想法,這是一趟由內(nèi)而外的過程?!?
拆解自己的欲望
這件事聽起來容易,真正能做到的人卻是少之又少,因為絕大多數(shù)人都不懂得與自我內(nèi)在的欲望對話。也就是說:人們通常不清楚自己的欲望長什么樣子,在不懂得與自我欲望談判的狀況下,經(jīng)由內(nèi)在而外顯的行為影響,才會讓自己失去成功的機會?!?/p>
聽到這里,惠芳連忙打了一個岔:“等等,你說人們的失敗往往源于不懂得自己的欲望長什么樣子?但是,人怎么可能會不清楚自己的欲望呢?舉例來說,我希望能夠變成有錢人,當個美美的貴婦,我的需求不是清清楚楚嗎?可是我光有這樣清楚的欲望,日日夜夜想了十多年,也沒有辦法讓我致富???”
“你這恰恰是不清楚自己的欲望!正如惠芳你剛剛提出的,‘我希望能夠變成有錢人,當個美美的貴婦’,這個需求乍聽之下很合理,實際上卻模糊不清。你要變成有錢人,是希望多久以后呢?兩年后?五年后?十年后?還是下輩子?你要變成有錢人,多富有才算是有錢人?是要名下有兩棟房子、積蓄有三千萬,還是擁有一家市值破億的軟件公司?”
要達成欲望,首要條件就是你得先清楚地設定好欲望的“范圍”。有了范圍,你才能夠和欲望進行有意義的“對話”,進而逐步完成內(nèi)心的愿景目標。
“我想成為一個有錢人”,這個模棱兩可的愿望,只會讓你在執(zhí)行目標時感到迷惑,你往往不知道該怎么走下一步。假使你的愿望設定是“我想在三年內(nèi)存到一百萬”,這一個清楚的目標,就會讓你有明確盤算的空間,你會自然而然地淘汰掉一些不可行的賺錢方式,并且規(guī)劃自己的開銷收入。因為,你許下的是這么明確的愿望,你就不可能會去餐廳端盤子,因為你知道這樣的收入無法讓你達標;你也不會隨隨便便就買下一件昂貴的衣服,因為你有明確的儲蓄目標要達成。這些考慮就是你和欲望對話的結(jié)果,正因為你非常清楚自己的欲望,所以才能做出明確的抉擇!” 停下來想一想
找出一個你想要實現(xiàn)的夢想,將它添加上時間期限,并賦予它執(zhí)行細節(jié)。
人往往高估短期執(zhí)行的能力,卻低估了長期能夠達成的效益。
只要拆解欲望結(jié)構(gòu),持之以恒地進行重組,就能夠夢想成真。惠芳皺著眉頭,仿佛在思考這一段話的意思。建榮又說:“你所說的和自己欲望的對話,我大致了解意思,可是了解自己的需求,和跟別人溝通又能有什么幫助呢?”
“正因為了解自己的欲望,才能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進一步在彼此可接受的范圍內(nèi),做出取舍來滿足彼此?!边@句話讓所有人再次陷入迷霧之中,也許每個人都在想:和自己的欲望對話與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到底有著什么關(guān)系?這些話聽起來玄之又玄。
好吧,我敲了敲桌上的一杯冰咖啡:那就回到買早餐的問題上。
你為什么會去買一份早餐?當然是因為肚子餓需要吃東西,所以你愿意為了滿足這一份欲望付出代價,也就是金錢?,F(xiàn)在,換個立場想想,如果你是早餐店的老板,為什么你要賣一份早餐給客戶?因為你有賺錢的欲望,所以你愿意凌晨五點起床工作,為了賺一份養(yǎng)家糊口的收入。
若你身為一個客戶,了解老板的欲望是賺錢養(yǎng)家,你會覺得他賣一份十元的美味早餐是過份的嗎?你會為了省一塊錢而去打壓他僅存的一點利潤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若你身為一個老板,了解客戶想要以合理的價格買到美味食物,你會隨便哄抬價格或是使用低劣食材嗎?只要你懂得設身處地為他人的需求著想,你就一定不會這么做。
惠芳,你去買東西和老板殺價時,有想到讓對方也“贏”嗎?還是你希望最好他血本無歸把東西賣給你?
建榮,你和老婆溝通財務規(guī)劃時,有考慮過對方的“需求”嗎?還是你想當然地把自己的希望強加在她身上?
阿賢,你和客戶談生意時,有考慮過他的“利潤”嗎?還是你希望得到他的全世界,而你卻只想給他一些填不飽肚子的謊言?
學會停損還不夠,懂得停利才重要
其實,談判的真義,并不是充滿了自私的搶奪,而是一種充滿了大愛的體貼。唯有有大愛,才會懂得替他人著想,主動尋求對雙方有益的合作之道。談判不只要設定停損點,懂得“停利”才重要。因為談判并不是要你在談判桌上壓過對手,以便取得更多,談判的流程反而能夠不斷地提醒你:去分享成功的利潤與榮耀的光環(huán)。因為唯有分享利益才能讓彼此都感到舒服,通過給予和停利兩個黃金環(huán)節(jié),你才能得到勝利背后的真正勝利,也就是一般人最常忽略的:贏取快樂的長期合作關(guān)系。
一個好的談判者,絕不會要求以對方血本無歸來達成交易,也絕不會使用手段去占盡對手便宜,這都是一般人對談判的錯誤認知。
所有談判技巧,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雙方能夠得到“滿足”。讓雙方在談判結(jié)束時都能感覺爽快,最終達到“雙贏”的結(jié)果,這才是談判最為重要的目標。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面對客戶時的真正欲望,你又如何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該怎么幫助客戶得到滿足,進而愿意跟你成交,最后完成你的欲望需求呢?
所以,談判所能達到的美好遠景,都源于這么簡單的一件事:想清楚自己的欲望,然后做出正確的決定。
停下來想一想
你能告訴自己“設身處地”是什么意思嗎?
當你連自己的需求都搞不清楚,你該如何給予別人有建設性的協(xié)助?
所謂的設身處地,不過是推斷對方的需求,并用適當?shù)姆绞缴拼龑Ψ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