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因病斷稿”說起(1)

笑紅塵 作者:古龍


刊載于1976年1月香港《大成》第二十六期,當(dāng)時古龍和第三任妻子梅寶珠新婚燕爾,借本文答謝之前失婚所受到的關(guān)懷,以及在《大成》斷稿一年的愧疚。

在人們還沒有發(fā)明火鐮、火刀、洋火、自來火、火柴和打火機的時候,只能燧石為火,鉆木取火。

哪怕只不過是一點零星的火花,也是火花。

因病斷稿

常??磮笳码s志的人,一定會常??吹健白髡咭虿喔?,暫停一天”這十個字,看過了也就算了,因為他們絕不會知道編輯先生們排出這十個字時的痛苦和氣惱。

報章雜志上連載的作品絕不能“開天窗”,作者們都常常要“因病斷稿”,他們的病,卻又通常不是真的病,而是窮病、酒病、懶病,可是我總認(rèn)為,最主要的還是心病。

心病有很多種,情緒低落、失戀、心情沮喪,都是心病。

倪匡在編《武俠與歷史》的時候,有一次問我:

“你為什么要斷稿?”指《絕代雙驕》(1966-1969)。

“因為我心情不好?!蔽艺f。

“為什么心情不好?”

“因為我時常斷稿?!?/p>

這不是笑話,一個每天都要爬稿子的動物,就會知道這絕不是笑話。

有時候你硬是寫不出稿子,就算把刀架在你脖子上,把槍塞在你的喉嚨里,你還是寫不出,就算你拼命用頭去撞墻,撞得頭破血流,也還是寫不出。

因為你有病,你寧可“因病斷稿”,也不愿隨便亂寫,更不愿倩人捉刀早期的古龍小說經(jīng)常斷稿,出版社被迫請槍手代為完成,但這還不算是古龍自己“倩人捉刀”。1970年代中期以降,找人代筆才成了古龍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常態(tài)。。

這是種悲劇,文人的悲劇,無可奈何的悲劇。

幸好不管怎么樣的悲劇,都有過去的時候。

過來人?有心人?

我病得最重的時候,葦窗兄沈葦窗,香港《大成》雜志社長兼總編輯?!洞蟪伞返那吧硎恰洞笕恕?。曾經(jīng)寫了封信給我,他說:

“近來有很多人都認(rèn)為你的作品太頹喪,似非壯年人所宜,倪匡兄亦有同感,希望你擅自珍攝?!?/p>

我看了這封信之后,我笑了,因為已連哭都哭不出。

他還寄了一篇“過來人”可能指香港作家蕭艷清(別名蕭思樓)。他最有名的筆名是過來人,另有阿筱、蕭郎等筆名。寫的短文給我,標(biāo)題是“問古龍”,“過來人”問我的只有一句話:

“舊城既棄,為何不另覓新城?”古龍《大成》第十四期《城里城外》:“我曾經(jīng)住在過城里,現(xiàn)在又到了城外?!北砻饕呀?jīng)離婚。過來人呼應(yīng)此語,勸古龍另覓姻緣。

可是他在那篇文章里流露出的同情和關(guān)心,非但令我哭不出,連笑都笑不出!

我沒有這種幸運能認(rèn)識他這么樣的朋友,我只能說,如果能夠交到這么樣一個朋友,我寧愿三百天不喝一杯酒。

幸好我還認(rèn)得倪匡,我常常認(rèn)為倪匡不了解我的痛苦,可是他卻說:

“你的痛苦,只不過是手指上破了點皮,等到你連整手臂都砍斷的時候,你就會叫痛了?!?/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