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臊子面既是飯也是菜,這種飯菜合一的方式,在中國人的米食中也隨處可見。嘉興人踏實放心的一天,就是從一個個熱騰騰的肉粽子開始的。位于太湖流域的嘉興,素以天下糧倉而著稱。如今,快節(jié)奏的生產(chǎn)和生活方式,使幾千年來一直都具有節(jié)令氣質(zhì)的粽子,變成一種日常的主食。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的端午節(jié),為了紀(jì)念2300年前投江的詩人屈原,中國南方的家家戶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
劉光榮是從四川來嘉興打工的裹粽師,他每天會完成3000只粽子。他平均每分鐘裹7個粽子,每一個粽子用的時間不到10秒鐘。在標(biāo)準(zhǔn)化的車間里,一只粽子36道工序,每個工作日會有 100多萬只粽子被生產(chǎn)出來。來自中國各地的年輕裹粽師們在這里用手的溫度,呵護著傳統(tǒng)食物的生命力,讓這種古老的主食呈現(xiàn)出另一種時代風(fēng)貌,但手工制作的魅力依然包裹在其中。
從農(nóng)耕文明走到工業(yè)文明,技術(shù)的進步使得粽子不再局限于地域和時令,但是對中國人來說,順應(yīng)自然,親手做合適的食物,更意味著對傳統(tǒng)生活方式的某種延續(xù)。
晚稻成熟之后,就到了寧波人做年糕的時候。對于 5歲的寧寧來說,最好玩的游戲,就是跟著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
井頭村三面環(huán)海,顧姓是村里最大的姓。祖祖輩輩在這里生活的顧阿公,今78歲。顧阿婆歐秋霞嫁到這里,生活了半個多世紀(jì),他們養(yǎng)育了 4個兒女,帶大了一群孫輩。如今,他們已經(jīng)開始照顧家里的第四代了。
年糕是寧波人慶賀新年的一種傳統(tǒng)食品。寧波水磨年糕,用當(dāng)年新產(chǎn)的晚粳米制作,經(jīng)過浸泡、磨粉、蒸粉、搡搗,稻米的分子得到重組,口感也得以改善。搡搗后的米粉團,還要在鋪板上使勁揉壓,之后一條最普通的腳板年糕就成型了。以前的寧波家庭,要在新年之前做好上百斤年糕,把這些年糕儲藏在冬水里,可以從臘月一直吃到來年。下田干活,寧波人用年糕當(dāng)飯,可以節(jié)省時間。而用年糕來搭配蔬菜,既是能吃飽的主食,又是美味的菜肴。梭子蟹,這個原本清淡的米制品,在人精巧的制作下幻化出另一種滋味。
臨近歲末,孩子們約好,全從寧波回到村里。孫子們都已經(jīng)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四代同堂的一家人,像今天這樣圍坐在一起的日子,一年只有難得的兩三次,阿公阿婆特別高興。在頗為豐盛的餐桌上,自然少不了孩子們最喜歡吃的年糕。孩子們長大了,家里打年糕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但老兩口依然沿襲著舊時年糕的傳統(tǒng)做法。在這里,做年糕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每到此時,左鄰右舍都會相互幫忙。當(dāng)?shù)厝擞址Q年糕為團子,取團團圓圓之意。外婆把春天儲藏的艾草,混入蒸好的米粉團中,一搡一翻之間,碧綠的艾草汁與米香混為一體,揉搗成軟糯的青色年糕。剛做好的年糕溫潤軟黏,撒上金黃色的松花粉,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簡直讓人欲罷不能。
短暫的家庭聚會之后,孩子們帶著阿公阿婆親手做的年糕回到城市。等寧寧長大,她可能不會記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種柔韌筋道的口感,承載著家庭的味道,也許會留在寧寧一生的記憶里。
春節(jié)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屬于家庭的節(jié)日。2012年春節(jié),白波跟全家人一起在北京過年。小在山西長大的白波,大學(xué)畢業(yè)后留在北京,把自己的父母、妹妹和岳父母一起接到北京的家里過春節(jié),十年來,這還是第一次。
白波有一對 5歲的雙胞胎女兒,小名叫吉祥和如意。作為一名職業(yè)攝影師,白波常年在各地攝制組工作,吉祥、如意和媽媽生活在外婆家。一年中,也只有在過年這樣難得的日子里,女兒們能回到父親身邊。
餃子是過年時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食。搟好的面皮中放上餡,捏成月牙形,就成了一個既簡單又講究的餃子。餃子寓意更歲交子,無論一年過得怎樣,除夕夜闔家團圓吃餃子是任何山珍海味都無法替代的年終盛宴。
白波至今記得,小時候,奶奶總會在餃子里包上各種各樣的東西??粗溩釉阱伬镏蟮霉距焦距降模撞ň陀芍缘貧g喜。中國人傳統(tǒng)的家庭觀念延續(xù)不斷。如今,一對 5歲的雙胞胎女兒已經(jīng)知道長大后要給爸爸媽媽包餃子了。在她們幼小的心靈,已經(jīng)埋下了一顆種子。無論她們走到哪兒,無論飛得多遠(yuǎn),她們都會想起爸爸媽媽,都能想起家里那盤熱氣騰騰的餃子。白波也是如此,他覺得最好吃的就是媽媽做的燜面。從小吃慣什么東西,就一直會留在身體里面,永遠(yuǎn)都忘不了那個味兒。無論在什么時候再吃,都會覺得好吃,那種好吃難以言表,或許只是因為那是媽媽做的。
中國人的傳統(tǒng)家庭觀念代代相承,他們傳承給下一輩的東西,下一輩也會繼續(xù)傳承下去。就像餃子,這就是中國人一輩子代代相傳的一種記憶,一種食物的記憶。
對于白波和他的家人來說,這一刻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時光。其實在這樣一個晚上,吃的是什么并不重要,沒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更重要了,這是他們?nèi)康南M?/p>
當(dāng)眾多的手工食品被放到流水線上復(fù)制,中國人,這個全世界最重視家庭觀念的群體,依然在各自的屋檐下,一年又一年地重復(fù)著同樣的故事。這就是中國人,這就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這就是中國人關(guān)于主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