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特爾和上一代的威廉·杜爾很不相同。杜爾的特長是獲取政府內(nèi)幕消息(或者更精確地說,是讓別人覺得他能夠獲得政府的內(nèi)幕消息),而且,杜爾在需要背叛他的合伙人時會毫不猶豫,他會利用合伙人的錢為自己牟利。按照今天的標(biāo)準(zhǔn)來看,杜爾是個十足的騙子。
李特爾則是獨立的經(jīng)紀(jì)人,他沒有任何政府關(guān)系,也沒有長期合伙人。他靠著比其他證券交易者對市場一些特殊事件的準(zhǔn)確判斷來掙錢,是用自己的錢在牟利。換言之,李特爾是個股票投機者,通過市場的短期波動來獲利,而不是對有發(fā)展?jié)摿Φ钠髽I(yè)進行長期投資。
作為華爾街第一位杰出的投機者,李特爾喜歡賭股價的下跌,通常在市場行情下跌的時候進行操作。他最初的名聲來自對于19世紀(jì)30年代最熱股票之一的“莫里斯運河和銀行公司”(Morris Canal and Banking Company,以下簡稱莫里斯運河)行情的準(zhǔn)確判斷。1834年,市場飛速上揚,莫里斯運河是這次牛市的龍頭股,但李特爾知道華爾街的許多大玩家已經(jīng)賣空了這只股票,正在等待它的下落。李特爾看到了機會。
賣空者承諾在將來一個特定的時間以特定的價格交付股票,如果股價在賣出日和交付日之間下跌的話,賣空者可以在交付日從市場低價買入,進行交割而獲得價差。但如股價上升,做空者將遭受損失。更糟的是,至少在理論上,股價是可以無限上漲的,因此對一個做空者來說,潛在的損失是無限的。
李特爾組織了一個投機者集團悄悄地購買莫里斯運河的股票。當(dāng)那些賣空者為了交付股票而到市場上購買莫里斯運河的股票時,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件可怕的事情:李特爾和他的朋友們已經(jīng)買斷了這只股票,事實上控制了這只股票所有的流通股。李特爾的集團以大約10美元的平均價格買進了這些股票。一個月之內(nèi),莫里斯運河的股價飛漲,達(dá)到每股185美元,李特爾和他的同伙大發(fā)了一筆橫財。
李特爾一夜之間成了華爾街上最著名的投機者,并且保持這一名聲長達(dá)20多年,盡管該期間他曾三次破產(chǎn),但每次都能再度站起來。最終,他在1857年的市場崩盤中第四次破產(chǎn),從此一蹶不振。其后他仍然混跡于華爾街直到去世,但只能零星交易一些小額股票,他的輝煌時代已經(jīng)一去不返。
華爾街第一次牛市的狂歡盛宴,終于在安德魯·杰克遜(Andrew Jackson,1767-1845,美國第7任總統(tǒng))政府的金融政策壓力下,進入尾聲。
這位總統(tǒng)出身貧寒,他的早年經(jīng)歷使他產(chǎn)生了一種對投機、債務(wù)以及紙幣的終生的恐懼。為了將投機活動攔腰截斷,總統(tǒng)乘著國會休會后的1836年7月11日,將所謂的《鑄幣流通令》(Specie Circular)作為一項行政命令簽署生效。它要求,除極個別情況外,8月15日以后購買土地都必須用金幣或銀幣支付。
實力較弱的銀行,黃金儲備較少,卻發(fā)行了大量的銀行券,所以紛紛被迫破產(chǎn)。而那些需要銀行貸款的商人也因此步履維艱。股市開始下跌,破產(chǎn)開始蔓延。這時英格蘭銀行提高利率,以避免黃金流出國門,并且影響英國的投資者不再愿意將錢投入到美國的證券上,對華爾街證券市場無疑是雪上加霜。當(dāng)幾個州的州政府試圖為自己的債務(wù)進行再融資時,發(fā)現(xiàn)市場上根本沒有人愿意購買它們的債券。美國歷史上的首次大牛市終于被首次大熊市所替代。
紐約前市長菲利普·霍恩自己也受波及,他在日記中寫道:“在投機狂熱的日子里我們曾聽說過的那些巨大財富,就像冰雪一樣融化得無影無蹤。我們逃不出這場劫難,我們最終一無所有;只有那些債務(wù)很少或根本沒有債務(wù)的人才是真正的幸運者?!?/p>
1836年大崩潰之后,華爾街多年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但是美國經(jīng)濟悄然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