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千上萬投資者時刻準備著抬高任何過于低廉的價格時,為什么還有可能存在便宜貨?
如果相對于風險來說收益顯得很高,有沒有可能你忽略了某些隱性風險?
為什么資產(chǎn)賣家愿以能讓你獲得超額回報的價格賣出資產(chǎn)?
你是否真的比資產(chǎn)賣家知道得更多?
如果這是一筆杰出的交易,為什么其他人不一哄而上?
要牢記另一句話:今天存在有效性并不意味著有效性會永遠存在。
總而言之,無效性是杰出投資的必要條件。試圖戰(zhàn)勝一個相當有效的市場就像擲硬幣一樣:你能夠期待的最好結(jié)果是50%的勝算。投資者要想取得勝利,那么在基本過程(市場缺陷、錯誤定價)中,必須存在可資利用的無效性。
我們認為無效性是存在的。單單這一點并不是優(yōu)秀業(yè)績的充分條件,它只表示價格并不總是公平的,錯誤是會發(fā)生的:某些資產(chǎn)定價過低,某些資產(chǎn)又定價過高。你必須具有比其他人更深刻的洞察力,才能更多地買到前者而不是后者。任何時候都會有許多好的便宜貨被埋沒在其他投資者不能或不愿去發(fā)現(xiàn)的東西里。讓別人相信市場是永遠無法戰(zhàn)勝的吧!讓那些不愿冒險的人棄權(quán),為愿意冒險的人創(chuàng)造機會吧!投資理論及其有效市場概念等同于普遍適用的物理定律嗎?抑或它只是一個無關(guān)宏旨、脫離實際、可以被忽略不計的概念?說到底,這是一個平衡問題,而平衡來自于對豐富常識的運用。因為有效市場的概念是相對的,所以我將精力放在相對無效的市場上,在那里,只要付出辛勤的工作并掌握技術(shù),就能獲得最好的回報。我投資管理生涯的關(guān)鍵轉(zhuǎn)折點是在得到這個結(jié)論時出現(xiàn)的。有效市場理論知識幫助我作出了決定,避免了我將時間浪費在主流市場上,不過,出于對理論局限性的了解,我并沒有全盤接受對積極管理的質(zhì)疑。
簡而言之,我認為有效市場理論應提供信息輔助我們決策而不是控制決策。如果完全無視理論,那么我們可能會犯下大錯。我們可能會自欺欺人地認為,比別人知道更多并且頻繁地在人數(shù)眾多的市場中取得壓倒性勝利是有可能的,我們可能會為了收益買進證券而忽視風險,我們可能會買進50只相關(guān)證券,卻誤以為我們在進行分散投資……
但是只知生吞活剝理論會讓我們放棄尋找便宜貨,轉(zhuǎn)而把投資過程交給計算機,錯失個人作出貢獻的機會。以下是一個信奉有效市場的金融教授和學生一起散步的場景。
“地上是10美元鈔票嗎?”學生問。
“不,那不可能是10美元鈔票,”教授回答道,“即使有,之前肯定早已經(jīng)被人撿起來了。”
教授走了。學生撿起了鈔票,去喝了杯啤酒。
《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2001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