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復能引發(fā)放松狀態(tài)和令人舒心的熟悉感。著名心理學家羅伯特·扎伊翁茨(Robert Zajonc)曾潛心關注重復某種刺激和這一刺激最終帶來的輕微情感波動之間的關系,扎伊翁茨稱之為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在密歇根大學和密歇根州立大學這兩所大學的校報上所做的實驗是我最滿意的實驗之一。在幾個星期的時間里,一個類似廣告的版塊出現(xiàn)在校報的頭版上,上面寫著以下某個土耳其語單詞(或像土耳其語那樣發(fā)音的單詞):kadirga, saricik, biwonjni, nansoma, iktitaf。 這些詞語重復的頻率各不相同,其中一個只出現(xiàn)過一次,另外一些分別出現(xiàn)過2次、5次、10次和25次。(在其中一所大學校報上出現(xiàn)得最多的單詞在另一校報上出現(xiàn)的頻率則最低。)沒有人就這個問題作出解釋,如有讀者詢問,得到的回答都是:“買下這個版塊的人不愿透露身份?!?/p>
當這一系列神秘的廣告結束后,研究人員在校園內散發(fā)調查問卷,詢問學生對每一個土耳其語的印象,是有“好感”還是很“反感”。結果令人驚奇:相比只重復了一兩次的詞,受試者對那些重復次數(shù)較多的詞更有好感。通過使用漢字、人臉和任意形狀的多邊形所做的實驗也都再次證實了這一發(fā)現(xiàn)。
曝光效應并不依賴對熟悉程度有意識的體驗,事實上,曝光效應完全脫離了意識:當重復的單詞或圖片迅速閃過,快到觀察者根本沒有意識到看見它們時,觀察者同樣還是更為喜歡重復率高的單詞或圖片。現(xiàn)在我們應該清楚的是,系統(tǒng)1能對系統(tǒng)2意識不到的那些事的印象做出回應。事實上,當人們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看見了刺激物時,其曝光效應會更強。
扎伊翁茨聲稱,這種只要不斷重復接觸就能增加喜歡程度的現(xiàn)象,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生理現(xiàn)象,可推及所有動物身上。要想在一個危機層出不窮的世界生存,一個有機體對新奇刺激應該謹慎回應,隨時保持警惕和逃離的狀態(tài)。若一種動物對新奇的事物沒有心存戒備,其生存概率就會很低。然而,如果了解到這個刺激物是無害的,最初的謹慎便會漸漸消失。扎伊翁茨稱,曝光效應的產生是因為一個刺激的重復曝光并沒有產生不好的影響,這樣的刺激最終會成為一個安全信號,而安全的就是好的。顯然,這樣的觀點并不只適用于人類,同樣適用于其他物種。為了證實這一點,扎伊翁茨的一個助手給處于孵化狀態(tài)的雞蛋放不同的音樂,隨后,孵化出來的小雞在聽見孵化期間所聽到的音樂時,發(fā)出的哀鳴要少得多。扎伊翁茨為他的研究項目作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總結:
重復曝光的結果有益于機體適應其所處的有生命和無生命的環(huán)境。這一效應能使機體鑒別出安全的物品和棲息地,是最為原始的社會性依附的基礎。因此,重復曝光構成了社會組織和社會整合的基礎,而社會組織與社會整合又是心理穩(wěn)定與社會穩(wěn)定的基礎。
積極情感和系統(tǒng)1的認知放松之間的聯(lián)系由來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