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以前,由于中原政權一直控制著遼河流域、朝鮮半島北部地區(qū),高句麗被堵在長白山區(qū)和朝鮮半島東北部,因此無法染指西南面的遼東半島。前燕強盛時期,慕容氏幾代君王都曾狠狠教訓過高句麗,幾次攻下高句麗的國都,甚至把人家的祖墳都掘了。
我們在講燕國的時候,不止一次地提到過一個地方——平郭。平郭,就是現(xiàn)在的遼寧蓋州,正好位于從遼河流域前往遼東半島的交通要沖上。守住了平郭,就等于控制住了西邊半個遼東半島。為什么是西邊半個?因為遼東半島是中間高、兩邊低的地形,西南—東北走向的千山山脈,把遼東半島一刀劈成了東西兩半。那么,東邊半個去哪兒了?
兩漢時期,當樂浪郡和鴨綠江口還在手里的時候,漢族政權還是能控制住東邊半個遼東半島的??墒?,當313年,數(shù)萬名世代居住在樂浪、帶方二郡的漢人移民撤出朝鮮半島,放棄百余年來辛勤耕耘的土地,從陸路返回遼東的時候,漢族政權也就失去了對鴨綠江口,乃至對東面半個遼東半島的控制權。此后,千山山脈以東的半個遼東半島就成了中原政權管不著,遼東地方無力管的三無地區(qū)。
既然你們管不著,那就交給我來管吧——高句麗人如是說。
于是,高句麗人跨過鴨綠江,沿著東海岸向遼東半島的最南端前進。
慕容的弟弟慕容仁,當年就是負責鎮(zhèn)守平郭,后來又在平郭造反。慕容仁在平郭防守的,就是從東部逐漸向遼東半島全境滲透的高句麗人。慕容仁死后,慕容恪出鎮(zhèn)平郭,壓制住了高句麗人的勢頭。
前燕滅亡后,前秦對高句麗采取的是和平友好的外交策略,雙方實際上就以千山山脈為界,平分遼東半島。前秦崩潰后,后燕崛起,高句麗人沒有機會,只能繼續(xù)等待。直到慕容垂死后,后燕衰落,無力控制遼東半島,高句麗才趁機在遼東半島南部站穩(wěn)腳跟。其標志性事件,就是卑沙城(即大黑山城)的修建完成。
所以說,地處遼東半島南端的卑沙城,就像是插在隋軍水陸兩路大軍之間的一顆釘子,既能從陸路支援遼東,又能從水路襲擊隋軍水師的側后方。
所以,來護兒第一個要拔掉的,就是卑沙城。
所幸,高句麗在卑沙城的駐軍不多,來護兒的兩棲登陸部隊很快就拔掉了這個釘子,為艦隊取得了一個極佳的海上中轉站。然而,來護兒的老搭檔、水軍副總管周法尚卻在進軍途中不幸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