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武器殺傷力的價格(4)

金錢關系 作者:(英)尼爾·弗格森


另外在評估國防成本時也要考慮到武器的大規(guī)模生產(chǎn)將降低軍事硬件的單價。由于政府是軍事用品的最大購買者,而一些軍火制造商在當?shù)叵碛刑貦?,所以軍火市場競爭程度較低,這導致國防工業(yè)素有定價過高之名。20世紀80年代的英美國防工業(yè)品市場也是如此,當時的“成本加成合同”和軍事將領的鍍金水龍頭引來眾議。但從長遠的、整體的角度看,認為軍事用品價格增長高于消費品價格增長的觀點就難成立了。二戰(zhàn)即為一個絕佳的例子,展示了大規(guī)模生產(chǎn)如何大幅度降低槍炮、坦克、飛機乃至海軍艦艇的單位成本?!袄鋺?zhàn)”后期新式飛機和潛艇的昂貴價格也只是由于訂貨數(shù)量過少所致。既然國防工業(yè)品的巨大需求將持續(xù)存在,那它的價格增長也應不會超過通貨膨脹水平。

此外,蘇聯(lián)計劃經(jīng)濟下國防工業(yè)品定價過低,蘇聯(lián)解體后遺留下大量廉價武器,這讓沙哈拉的游擊隊、西歐的恐怖集團以及美洲的販毒集團受益不少。在本書行文之際,二手的AK-47步槍在美國700美元即可買到,全新的價格為1 395美元,這僅相當于筆者用來撰寫本書的筆記本電腦的價格。只需美國當前國防預算的一半,即1 600億美元,就可以為15~65歲美國男性每人發(fā)一把新的卡拉什尼科夫槍(或兩把該款二手槍)。當然,發(fā)展中國家此類武器價格更為低廉。同樣,一枚核彈頭的成本(或確切地說千噸核當量的成本),在今天無疑比當年耗資20億美元(1945年的貨幣價值)的曼哈頓項目時期要低。如果將1945年的20億美元換算成1993年的貨幣價格,那這個數(shù)字將為10倍,足夠購買400枚三叉戟導彈。法國能夠將它的核武器庫從1985年的222枚增加到1991年的436枚,而它的國防預算的實際價值僅增長了不足7%,也很好地證明了這點。從武器殺傷力的價格(即每塊錢能購得的武器殺傷力)角度來說,軍事技術從未像現(xiàn)在這么便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