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生命這出戲(15)

寂靜之道 作者:希阿榮博堪布


懂得緣起的道理,有助于淡化分別念,淡化人我的界線、區(qū)別。我們認識到萬物相互依存,息息相通。眾生的歡笑、痛苦原本是相通的,互為緣起。

這份領(lǐng)悟,是悲心的基礎(chǔ)。

如前所述,緣起直指空性。對空性的認識,佛教中稱為智慧。

在這里,我們看到悲與智的統(tǒng)一。

真正的慈悲是平等的,針對所有眾生,每一個眾生。這要求我們先修好忍辱。忍辱,簡單地說,就是在困境、窘迫之境、危險之境,仍然保持內(nèi)心的開放與柔和,對其他眾生懷著善意。

如果忍辱波羅蜜深入內(nèi)心,我們便會開始把敵人,傷害我們、侵擾我們的人,看作給我們巨大幫助的朋友。敵人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修習(xí)忍辱和慈悲的最好機會。

寂天菩薩曾說:沒有磨難,你就無法修忍辱;不修忍辱,你的慈悲心就沒有堅實的基礎(chǔ),所以受人欺侮、傷害、干擾時,應(yīng)視其為訓(xùn)練慈悲心的可貴助緣。

他還說:敵人是修忍辱的因,忍辱是敵人造成的果。在這樣的因果關(guān)系中,若此由彼而生,則彼為此助緣,非違緣。

牢記并反復(fù)思維寂天菩薩的教言,能增強我們?nèi)倘璧哪芰蜎Q心,進而深化慈悲心。由此可見,真正的慈悲心建立在理性基礎(chǔ)上,而非基于貪愛。

訓(xùn)練慈悲心首先要認識自己與他人、與其他眾生的相同相通之處,體會自他在生命基本層面上的平等,和在生存生活基本追求上的共同點。

所有眾生都希求快樂,不希望遭受痛苦。無論男女老幼、貧富貴賤,無論哪一道眾生,在這一點上都是平等、相同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