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數(shù)千年的文化中,沒有女性立場,李清照是第一人
當我們談李清照的時候,恐怕一直要抓住一個東西,就是女性觀點。因為在數(shù)千年的文化當中,其實沒有多少女性觀點。我的意思是說,即使在今天的某些時候,都不一定有女性觀點,什么叫做女性觀點?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難討論的問題,甚至有時候會被責罵,說你為什么覺得女性一定要是這樣子?比如說在一個社會里面,要強調(diào)兩性平權(quán)的時候,女性被重視,往往就會認為她的服裝,她的講話,她的姿態(tài),她的做事態(tài)度,都應該男性化,大家認為這才是兩性平權(quán)。可是你看李清照的詞,她沒有忌諱女性的特征,女性的柔軟,女性的委婉,女性的某種特殊的情思,她都在很直接的表現(xiàn)。
這就是我想要強調(diào)的女性觀點,因為如果從美學的角度來看,從族群來看,女性也是一個族群,不同的族群要有不同的聲音,這才構(gòu)成美學上的一種寬度。我們假設一個女性她寫的詞很好,可是如果和蘇軾放在一起比較,意義并不見得很大,因為本來就有蘇軾這樣的男性詩人,可是我們?nèi)狈Φ氖桥缘倪@個特別的部分。我記得在講美術(shù)史的時候,我們講到了管仲姬,我特別看中她,她可以在十二世紀、十三世紀的元朝,寫出“你儂我儂”這樣類似今天流行的歌詞,非常的女性化。她表達的不是什么偉大的志愿,“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碎,用水調(diào)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這里面思考的邏輯方式都非常女性化,而這一點才是我們今天還重視她的原因。她就是從很個人的女性情思去寫,如果你責備她,你看岳飛死了,文天祥也死了,你趙孟頫還在元朝做官,管仲姬還寫“你儂我儂”,那就沒有文學可談了。其實文學不是那么單一的,文學里面有很多個人,每個人在某一個特殊環(huán)境里面發(fā)出一種特殊的聲音。李清照在晚年寫過的一首詞里面提到,她覺得她自己無法像花木蘭那樣上疆場,有一點無奈,可是說的是實話。
數(shù)千年當中,中國文化中很少有女性觀點,男性文化對女性觀點其實是非常恐懼、或者害怕的,像趙明誠、趙孟頫這樣的男性畢竟很少。李清照其實在歷史上是蠻受批評的,有一部分批評說,國家都亡了,她還不寫表現(xiàn)國破家亡的詞,不寫“氣吞萬里如虎”那種慷慨激昂的句子。
五、缺少女性色彩的男性文化會變得非常粗魯
所以女性文化和男性文化某一種程度的平衡,其實對文化是有好處的,嚴格講起來,我們說整個宋代是一個比較傾向于女性的文化。男性的東西有他的陽剛,我們都看到男性陽剛文化的好處,但我們不要忘記,在沒有女性文化的時候男性文化是非常粗魯?shù)?,因為他找不到委婉的東西,他沒有辦法轉(zhuǎn)換,所以當女性文化在整個文化當中慢慢出來的時候,她會使男性文化去檢查自己。過去我們很奇怪,為什么很多唐代詩人假借女性身份去創(chuàng)作,比如寫“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的李白,會寫“長相思,摧心肝”,也就是說好的創(chuàng)作者他身上的男性部分跟女性部分其實是平衡的,我的意思是說任何一個創(chuàng)作者,當他如果以性別來分的時候,只具有某一部分他會不完全,因為陽剛會變成粗魯,太過女性的委婉又會變成陰柔,會變成低靡。而在平衡的時候,它會有一個拉力過來。從這個觀點出發(fā),我希望可以使大家認識到,李清照絕對是宋代女性當中比較男性化的,她出去跟人家談話,跟丈夫的交往,你會覺得她很男性化,是很豪邁的一個女人??墒撬趯懺~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她畢竟是一個女性,她女性的本性很直接,非常直接。下面這一段,“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其實特別接近秦觀的東西,“人何處,連天芳草,望斷歸來路”,尤其是“望斷歸來路”,完全像秦觀的句子。蘇軾曾經(jīng)罵秦觀說,你怎么學柳永作詞?這件事也可看出秦觀和柳永都有比較女性的部分。像他們的詩詞中表現(xiàn)的每一次跟歌妓告別都會哭的,這在男性文化里是不對的,作為男性你怎么能表現(xiàn)得這么牽掛跟纏綿呢。這說明當女性文化沒有自己聲音的時候,一些男性反而去彌補了這個空間,從柳永到秦觀,他們把這個抒情的、委婉的,我們叫做“婉約派”的東西帶了出來,到李清照的時候當然就名正言順了,這種女性的婉約情感更直接地被表現(xiàn)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