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講 蘇軾(3)

蔣勛說宋詞 作者:蔣勛


如果念一下這首詞,大家可以感覺它里面聲音的感覺,它這里用了“江陽韻”,江陽韻本身是一個比較大氣的韻,有比較大的空間感覺,可是它把大的空間感覺和凄涼混合在一起,產生了一個比較獨特的美學。蘇軾的美學在凄涼當中不小氣,常常在凄涼中有一種空茫的感覺,有一種生命的無常性。我們前面講歐陽修一直在提倡平實的詩風跟文風,可是歐陽修好像很個人,而蘇軾很奇怪,他在生活里會愛很多人,他對妻子的愛,對他的詞中那個根本沒有見到面的打秋千的女子的愛,都非常有趣。他的深情是多情的深情,可又剛好不是一般所說的濫情,其實這個界限很難分。

我覺得一個好的文學創(chuàng)作者,他的作品的通俗性一定是非常高的,在今天我們講的詞人當中,蘇軾是最容易被接受的一個,可是他的格調又很高。所謂高不見得不被大眾接受,他的大眾化同樣可以高,所以我希望用朗讀的方式讓各位去感受,當年這樣的東西被唱出來,真是會讓很多人感動,尤其對于這種不太容易成為文學主題的夫妻的情感的描述。

我們看到宋代文人描述的男女之情,幾乎都是與歌妓之間的情感,夫妻的情感很少成為文學主題的,因為會受到倫理層面的約束。在中國的男性社會當中非常奇特,女子被男子娶回來,生子,管家,而丈夫則常常在外面有他自己另外的空間,男人的情感空間跟他的婚姻空間,常常會分離開來。可是在這個《江城子》當中,你會感覺到蘇軾試圖把情感空間和婚姻空間做某種程度的結合。他是從真情上去描述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p>

文學里的極品,其實情感多是一清如水,有點超越喜悅,也超越憂傷?!懊髟乱埂薄ⅰ岸趟蓪?,每一年她的去世的時刻,在那樣的一個明月夜晚,在那個短短的長滿了松樹的山岡上,他們都會相見,而且大概是生生世世的見面。從這里我們看到了文學怎么收尾,大家可以有空回頭去看我們今天前面講的,收尾部分常常會決定一部作品最后的意境,有點像電影里面的尾聲,“明月夜”、“短松岡”是一個擴大出去的意境。我們說蘇軾是一個天才,是指他在生命里面所經驗到的某一種豁達性,使他不會拘泥于小事件,不會耽膩于其中,而是能夠把它放大。

下面要講的是蘇軾的《蝶戀花》,我很希望大家能夠跟《江城子》做對比,它們是完全不同的調子,你也會感覺到蘇軾既可以寫《江城子》,也可以寫《蝶戀花》。

三、偷窺,中國文學少有的美學經驗

蝶戀花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渺,多情卻被無情惱。

“花褪殘紅青杏小”,由春入夏的季節(jié),花已經有一點凋落了,紅色慢慢凋零,杏花落了以后,青色的杏子慢慢出來了?!把嘧语w時,綠水人家繞”,各位注意一下這個畫面的描繪,幾乎到了沒有主觀性的白描,就是春天的燕子飛起來,那綠水繞著幾戶人家流過去。我們幾乎可以把它翻譯成宋代一個非常美的小品、山水畫?!爸ι狭d吹又少”,柳樹上的棉絮越吹越少?!疤煅暮翁師o芳草”,我們前面提到詞的句子有很高的獨立性,所以我們會發(fā)現(xiàn)“天涯何處無芳草”其實就提供了這樣的經驗。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我們不一定知道它是蘇軾的句子,可是它一直在被大家用,很多時候、很多地方都會用到“天涯何處無芳草”,好的文學作品會讓它的某些句子變成成語?!疤煅暮翁師o芳草”不止是在講一個自然現(xiàn)象,同時它也擴大成為一個心理經驗,好像對生命有很大的鼓勵。我前面提到我最大的愿望是蓋一座廟,凡是這種句子我都會把它做成簽,放在廟里,一個失戀的人如果抽出“天涯何處無芳草”,大概會很高興的,它變成了一種擴大性的人生體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