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說的傾聽模式,其實是“接受者的傾聽模式”,現(xiàn)在我們來看一下“給予者的傾聽模式”,最常見的就是傾聽孩子說話。根據(jù)孩子年齡不同,選擇的傾聽方式也應有所不同。一個上小學一年級的六歲孩子,說起話來可能滔滔不絕、沒完沒了,對于這種情形,父母如何處理呢?一種最簡單的方式是:直接讓孩子閉上嘴。在有的家庭里,父母甚至做出規(guī)定,決不允許孩子說個沒完。自然這樣的家庭決不允許“童言無忌”。第二種方式是不管孩子說什么,大人都不做理睬,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只能自言自語,或只有跟空氣對話了。他們跟大人之間,絲毫沒有互動,沒有交流。第三種方式是假裝傾聽,實際上仍在忙自己的工作,想著自己的心事,偶爾說一聲“嗯、啊”或者“好極了”,以此應付孩子。第四種方式是有選擇地傾聽,孩子說到某些似乎重要的事情時,家長才會豎起耳朵,集中一下注意力,試圖以最少的努力獲取最多的信息。當然,大多數(shù)父母未必受過專門訓練,可能不具有良好的選擇能力,所以,通常會遺漏許多重要信息。最后一種方式,當然就是認真地傾聽孩子的每一句話,盡可能去理解它們的含義。
在以上五種傾聽方式中,父母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可以說一種比一種多。你或許以為,我推薦的是最后一種方式,因為它能體現(xiàn)父母對孩子更多的愛和關注,不過,你卻想錯了。首先,六歲大的孩子很愛講話,如果聆聽他們的每一句話,父母就沒有時間做好其他事情。其次,努力傾聽并認真分析孩子的一切話語,這將使父母感覺筋疲力盡。最后一點,六歲大的孩子說的話,大多單調而乏味,整天傾聽,只會讓你感覺無趣而厭煩。最好綜合以上五種方式,有選擇地權衡運用。有時候,讓孩子直接閉嘴大有必要,尤其是在他們喋喋不休的時候。他們連珠炮似的說個不停,只會讓父母分心,無法專心做好別的事。你和別人講話的時候,孩子也可能故意插嘴,表示他們的敵意,或故意引起你的注意。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六歲大的孩子并無明確意圖,常常只是為說話而說話,不一定需要你的傾聽,須知他們即便自言自語,也能夠感受到其中的樂趣。不過有時候,孩子也渴望與父母親近,需要父母聽他們講話。在這種情況下,孩子需要的不是言語交流,而是和父母間的親密感,因此只要假裝傾聽就足夠了。其實孩子也能夠意識到,父母有時是在有選擇地傾聽,但這種“傾聽原則”,同樣會使他們感到滿足。六歲大的孩子,已經(jīng)可以接受這種傾聽規(guī)則,而且在他們大量的話語中,只有少部分需要父母的關注和反應。父母最為關鍵的任務之一,就是在聽與不聽之間,做出恰當?shù)倪x擇,找到最佳平衡點,盡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
這種“平衡點”很難掌握。盡管傾聽孩子講話的時間本就有限,許多父母在這有限的時間里也不肯付出精力用于傾聽。他們可能認為,假裝傾聽或頂多是有選擇地傾聽,已經(jīng)是真正的傾聽了。這只是自我欺騙,目的是掩蓋其懶惰。真正的傾聽,不論時間多么短暫,都需要付出相當大的努力。首先,它需要傾聽者做到全神貫注。你不可能一邊“傾聽”別人說話,一邊去忙活別的事情。父母應該把別的事放到一邊,真正把傾聽的時間用于孩子,而且它也必須是屬于孩子的時間。不愿把別的事放到一邊,包括你不佳的情緒或別的念頭等等,就意味著你不愿真正傾聽。其次,把注意力放到六歲孩子的講話上,需要的努力甚至多于傾聽一次演說。六歲孩子的講話通常是不規(guī)律的,有時語言像泉水那樣汩汩涌出,有時中間還有大量停頓和重復,更使你很難集中注意力。另外,孩子所說的事情,難以讓成年人持久地感興趣;出色的演說家卻能夠使觀眾聚精會神,認真聆聽他們的演說。換句話說,傾聽六歲的孩子講話,通常是相當枯燥的,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假如你能夠做到,就是真正的愛的行動。事實上,沒有愛,父母就難以產(chǎn)生傾聽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