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特·布羅姆的《亞特蘭蒂斯》中一場景,影片上映于1913年。
一戰(zhàn)結(jié)束,丹麥電影的“黃金時代”也告終結(jié)。[1]北歐影業(yè)公司在1913年到達(dá)巔峰后,便年年敗落。丹麥在戰(zhàn)爭其間的中立地位,亦沒能挽留迅速流失的海外市場。俄、法兩國態(tài)度鮮明地抵制丹麥電影,聲稱它們“充當(dāng)?shù)聡拇倒氖帧薄2]1916年,北歐公司關(guān)閉北美分部。1917年,新興的德國電影公司Ufa并購北歐公司在德國境內(nèi)的影院。[3] 耗資巨大的大片《亞特蘭蒂斯》(1913)、《和平萬歲》(1917)和《飛艇》(1918)盡受冷遇,人們的興趣開始轉(zhuǎn)向好萊塢。北歐公司的生產(chǎn)能力銳減:1916年拍攝電影123部,次年跌到61部,1918年降到44部,1919年有39部,之后連年低迷,1920年僅有8部作品。[4]
--------------------------------------------
[1] Carl Dreyer: Dreyer in Double Reflection,由Donald Skoller編輯,第22頁。
[2] Georges Sadoul: Histoire generale du cinema 第三卷,第2~373頁。
[3] Peter Bachlin: Histoire economique du cinema ,第105頁。
[4] Neergaard: Story of Danish Film ,第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