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都好情面,許多事情經(jīng)過軟磨硬泡都可以辦到。很多時候,我們所求之事明明合理,可是正常渠道卻走不通,這時只有多“磨”才能辦成想辦的事。
需要指出的是,“軟磨硬泡”,不是消極地耗廢時間,也不是硬和人家耍無賴,而是要善于采取積極的行動影響對方、感化對方,促進事態(tài)向好的方向轉(zhuǎn)化。有時候?qū)Ψ酵浦晦k,并不是不想辦,而是有實際困難,或心有所疑。這時,你若僅僅靠行動去“泡”很難奏效,甚至會讓對方很煩,更不利于辦事。這時嘴巴上的功夫就顯得十分重要了。要善解人意,抓住問題的癥結(jié),巧用語言攻心。
軟磨硬泡的條件:首先,必須是在他一個人或者知道其他人不相關(guān)的情況下實施,否則一旦有人插嘴就難以成功;其次,必須是“贊美”、“哀求”、“硬磨”三種方法一起上,缺少一種都達不到讓他哭笑不得的效果,也就難以達到你想要的結(jié)果。
◎有力量的“嘮叨”不是簡單的重復(fù)
在我們身邊總有這樣的事情發(fā)生。A對朋友B的錯誤行為(比如抽煙、喝酒、不安全駕駛)非常揪心,平時有機會就會嘗試著勸說朋友,然而朋友卻不采納他的“忠心”,最后,A一直擔心的災(zāi)難在B身上發(fā)生了。A感嘆道:“我早就跟他說過幾千遍了,他就是不聽?!?/p>
當然,B的悲慘遭遇不應(yīng)該由A來負責,但A的過失也是顯而易見的:他說了“幾千遍”的“忠言”,很可能是“單調(diào)的重復(fù)”,沒有什么說服力,最后不能及時挽救朋友。很多時候,說了“幾千遍”的話仍舊沒有力量,說服者就應(yīng)該從自身找原因了。優(yōu)秀的說服者應(yīng)該知道,有力量的“嘮叨”絕不是簡單的重復(fù)。